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壮族史诗搜集整理的历程与观念嬗变 ——兼论《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的出版 2020-06-01
搜集整理壮族史诗的历史可被划分为初步发展、积淀厚发及迈向纵深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分别受到民歌大众化运动、三套集成搜集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展示出各自的发展特色,彰显了相关理念的日渐丰富与科学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理念的日益成熟,《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2016)的出版达到了新时期壮族史诗搜集整理工作的新高度,并启发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
基于名录统计的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2020-06-0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壮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现代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冲击、生存环境变迁、传承人断代等因素影响,当前壮族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仍面临着多重阻碍。通过对国家级、省(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壮族部分进行统计,对壮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普查力度,实行区域联动,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功效助推扶贫工作等路径,以增强壮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功能和效度,达到活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浅析壮族非遗舞蹈在广西高校公共舞蹈中的教学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和情感追求,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引入广西高校公共舞蹈教学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具有本土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舞蹈教育,既是一种美育手段,也是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0-06-01
外宣翻译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强调“努力跨域文化鸿沟”和“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的翻译原则要求译者在壮族非遗文化对外译介过程中,需注重分析其中的跨文化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增强壮族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
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研究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山壮族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过程中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创意经济的全面兴起正好为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要进行"非遗"传承人培训创新;"非遗"文化的认知创新;"非遗"传承机制的创新;"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创新传承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
“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2020-06-01
流行于中越边境的壮族“霜降节”是壮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节日庆典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在边疆民族地区被广泛接受共享的典型表现。壮族“霜降节”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深刻反映了稻作文明,是壮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霜降节”为例,管窥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和困惑,梳理壮族节日与产业化的关系,探讨促进各类相关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科学融合,相互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边疆壮族集聚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用最大化。
-
加强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2020-06-0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十余种民族共49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6万,约占总人口的62.4%。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以来,在县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先后开展了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民俗、民间文学四个方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其中,彝族弦子舞、壮族棒棒灯、月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