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8 条数据
-
综合多学科 探究提能力——恭王府携手社会力量打造非遗课堂 2020-06-01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2014年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此后每年全国各地优秀的非遗项目在此展示,这也为我们开展社教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传统工艺是非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瑰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文化和旅游部也制订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恭王府博物馆(以下简称:恭王府)的社会教育面临与很多博物馆社教相同的困境,工作人员人数少且缺乏教育背景。
-
非遗保护工作对策的相关探索 ——以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2020-06-01
天水市拥有伏羲祭典、天水雕漆、武山旋鼓舞、张川花儿、清水道教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水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水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天水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护非遗.本文就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来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
非遗保护工作对策的相关探索 2020-06-01
天水市拥有伏羲祭典、天水雕漆、武山旋鼓舞、张川花儿、清水道教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水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水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天水市花費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护非遗。本文就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来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天水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8项,现有甘谷麻鞋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28项;有武山柳编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103项,张家川皮毛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283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6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1名。
-
2019年宜春市非遗保护工作培训班顺利开班! 2019-11-14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业务知识水平、提升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能力,宜春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于11月14日在宜春市文化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19年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各县市区非遗工作者及传承人有五十余人前来参加培训。 这次培训邀请到江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傅安平前来授课,傅主任围绕《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对全省及宜春市非遗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简要阐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发展及非遗保护的重视,重点讲解了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非遗项目申报等相关问题,用实际的非遗案例进行解析,采用现场互动的方式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生动地为大家讲述了精彩一课。 课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大家不仅对非遗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也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好的规划;同时对非遗项目的发掘保护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
从包豪斯的发展探析高职教学中非遗传承的工作坊制 2020-06-01
文章以"高职教学中非遗民间美术传承的工作坊制研究"教改项目为研究切入点,以陕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为核心,以凤翔木版年画为项目主题,比较包豪斯工作坊制与中国现当代工作室制、工作坊制之间的异同,尝试分析并探索适合我国高职艺术院校非遗传习的教学模式。
-
胡和平: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学习贯彻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1-12-17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学习贯彻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关于基层文化中心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早在2011年就被颁布出来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还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民间很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走向流失,所以,从基层文化中心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笔者在此文以汉中市的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为例,通过分析汉中市基层文化中心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在基层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议。
-
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思考和实践 2020-06-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也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因此,从非遗文化传承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搭建于名师工作室之上,让非遗文化传承找到相应的平台,为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助力。在校园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是丰富当前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主要从"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以及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