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4)

共检索到 14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嘉兴实践 2020-06-01

    紧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入实施、禾城文化复兴战略打响三大机遇,实施"五大工程",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嘉兴模式"、非遗开发利用的"嘉兴现象"、非遗融合发展的"嘉兴经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之源,也是吴越文化传承地

  • 录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文化的发展大潮中,受众越来越 广泛,而录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记录和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断探索录音在非遗保护中的应 用意义深长。

  • 录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文化的发展大潮中,受众越来越广泛,而录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记录和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断探索录音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意义深长。

  • 博物馆开展传统岁时活动实践探索 ——以南博“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例 2020-06-01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2007年版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无形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了博物馆工作范畴之中。为顺应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变化,南京博物院在二期改扩建工程设计时,将非遗馆纳入到“一院六

  • 山东化非遗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2020-06-01

    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扶贫办共同出台了《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以山东省"4个2"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促进当地群众

  •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传承非遗艺术 创办特色职教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坚持以“和合”文化为统领,践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保合太和”的价值观,倡导“和谐、和善、创新、融合、合作、适合”理念,积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以非遗教育传承为特色的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