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

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新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从提出至今,专家、学者提倡"非遗"保护传承要保持其原真性,即"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通过对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以及网络营销、直播、文化IP等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传承人技艺传承模式以及近几年对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传承发展现象,提出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与发展新模式,以拓展传承人视野、更新理念外,提出技艺分解与重组运用传承模式,建立起属地人员实验基地和高校知识型人才实验基地,通过属地人员实验基地对技艺分解和重组编织产品,通过高校知识型人才实验基地对接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互联网+"发展传播与销售等模式专业管理路径,拓宽市场潜力,融入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培育花竹帽编织技艺自身"造血功能",促使持续传承发展。

  • 非遗进课堂: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提升之路 2020-06-01

    非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传统技艺来看,许多古老技艺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为拯救这些技艺,教育部提出让非遗 进课堂,改变非遗传承的单一,提升小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让孩子通过美术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能够掌握运用多样的美 术表现形式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识。

  • 抖音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用提升研究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抖音和快手等一系列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环境和媒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不仅能够帮助社会群体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且能为社会成员探索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有力的载体。本文主要分析抖音为非遗传播提供的新契机,进而论述抖音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效用提升等问题。

  • 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文化属性,大力提升非遗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双重效能 2020-06-01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而构成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文脉绵延发展,还能以其特有的群众文化属性,丰富群众文化内容,赋予群众文化更多的历史底蕴。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本文就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双重效能的发挥,希望可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问卷调查与基层大众保护意识提升思考 2020-06-0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据《江西文化蓝皮书——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国家级非遗项目70项,省级非遗项目488项.作为一项江西省发展类智库报告,它也是省内手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而结合这一报告内容,江西也在当地开展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问卷调查分析,基于基层大众保护意识提升思考江西非遗保护的相关问题.在本文中将着重调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现状,并对如何提升基层大众非遗保护意识相关策略进行思考提出.

  • 高危型向安全型 数量型向质量型 粗放型向集约型跨跃 万载启动花炮生产企业整顿提升工作 3年内压缩花炮生产企业30%左右 通过整顿提升规模企业达80%以上 2021-08-26

    高危型向安全型 数量型向质量型 粗放型向集约型跨跃 万载启动花炮生产企业整顿提升工作 3年内压缩花炮生产企业30%左右 通过整顿提升规模企业达80%以上

  • 非遗化的休闲意义 2020-06-01

    很荣幸在平谷的年度休闲大会上就非遗文化的休闲意义谈谈我的认识。大家知道,自本世纪初以来,世界文化发展中就出现了一匹举世瞩目的黑马。这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1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这一项独特的、丰富的、生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大步迈进人类文明的殿堂,成为人类文明和世界遗产中最活跃的形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全面影响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传承传播、文化经济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和传统的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