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4 条数据
-
民间美术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以舟山渔民画为例 2020-06-01
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情趣,同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教育融入本土的民间美术既是对非遗的保护发展,同时又是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一种有效措施。作者认为,地方高校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普及、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及理论研究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将民间美术融入地方高校教育。
-
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分析与探讨 2020-06-01
文章简单描述了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并分析赣南“非遗”文化的特征以及蕴含的教育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策略 2020-06-01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指的就是那些以我们头脑的思想的形态存在,或者是我们人的行为或者是人的技能这样形态呈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我们管它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文化生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独特价值观的和民族自豪感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渐渐地被大众忽略,这些民族的宝藏就要遗落于祖国的角落,我们需要把宝藏留下来,对于非遗的保护也要从动态出发,静态保护只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不能做到延续与传承。本文就从教育、新媒体、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活态传承研究策略。
-
“非遗”保护下丹徒田歌文化传承的多维思考 2020-06-01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滋养出的丹徒田歌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歌谣。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徒田歌引入教育的实践体验,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对话中,对社会化非遗传承进行多层面的理性思考。
-
让非遗文化在特校职业教育里开出绚烂之花 2020-06-01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我们的关注,在职业教育中发展非物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也应重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我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认为把特教职业教育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将推动特殊教育职业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与吸引力,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终将在特教职业教育中开出绚烂之花
-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2020-06-01
高校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承本土非物质遗产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造就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引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融入现代思想,使其长久流传下去。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阐释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从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中引导传承人走向专业化传承 2020-06-01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非遗进校园"实践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教育工作、如何让非遗传承人成长为一名有教学经验的非遗导师发表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
宜昌丝竹的教育传承研究 2020-06-01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非遗传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宜昌丝竹是宜昌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6年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文章以宜昌丝竹的教育传承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宜昌丝竹教育传承的意义,然后就如何借助教育来传承宜昌丝竹,提出了对策,包括融入课程教育、拓展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依托学生社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