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4 条数据
-
“非遗”视角下民族职业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0-06-01
本文基于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调查,发现"非遗扶贫"中被帮扶的主体是旧社会分工中掌握传统技艺的贫困群体,非遗传承人的旧社会分工角色与现代经济社会不协调、不适应是其贫困的根源,而因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被赋予的新社会分工角色成为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动力源泉。本文以社会分工变迁为切入点,在"个人—社会"二元框架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社会调查提出民族职业教育助推非遗扶贫的原因,即存在非遗传承人的技能和职业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并且传统师徒传承方式难以为继的问题,其次讨论国家层面对非遗扶贫的重视和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证如何通过民族职业教育使非遗传承人顺应社会分工的变迁,融入现代社会分工,适应新社会分工角色以便摆脱贫困,从而实现非遗传承人从"个人的发展"到"融入社会共同体"这一逻辑,最后指出民族职业教育助推非遗扶贫应从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创新能力、培养本土生源与本土就业人才、提升非遗传承人话语权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
“互联网+”教育视野下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① 2020-06-01
在"互联网+"视野下思考"非遗"人才的培养,就是探索互联网、传统教育与"非遗"传承与保护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互联网+"和"非遗"都是21世纪之后出现的概念,而教育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当代社会,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培养适合当代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人才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挑战性。这种"互联网+"思维下的"非遗"人才培养,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开发出适合"非遗"教学的互联网模式。该模式可以当前国内流行的MOOC(慕课)和翻转课堂为参照,开发出适合"非遗"互联网教学的平台和路径。
-
非遗曲艺的教育传承 ——以山东琴书为例 2020-06-01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使其逐渐没落并淡出人们的视野,失去了原本的生机。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它的传承需要"教育"这方沃土。以非遗曲艺"山东琴书"为切入点,论述非遗曲艺的教育传承,分析山东琴书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教育传承提出构想,能够为今后山东琴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
“非遗公开课”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案例研究与思考 2020-06-01
近些年,互联网教学掀起热潮,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学形式也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因此在互联网的新潮流下,更多的教师们都化身为"网络主播",在各大网络直播软件中"各显神通"。本文通过扬州电视台创办的"非遗公开课"中扬州评话、扬州清曲两堂课为研究对象,以扬州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导线,对互联网教学的繁荣发展进行剖析。在研究"非遗公开课"教学案例的同时,对互联网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
-
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初探 2020-06-01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两者融合教育必定有灿烂的火花。本文初步探究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施策略,旨在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劳动热情。
-
“非遗”木雕文化的教育传承及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浓缩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文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途径。我国的"非遗"木雕文化涵盖了传统技艺、民族文化、道德精神,这其中又以东阳木雕为代表。本文就以对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为例来探讨"非遗"木雕文化的传承及路径。
-
广州市古琴非遗课堂现状分析 2020-06-01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响应国家政府政策,广州市非遗中心面向广大市民开办了"非遗"培训课程,许多市民在业余时间都选择报"非遗"学堂给自己"充充电"。首当其冲的是岭南古琴课程,其中获得的成效与出现的问题,都值得借鉴与思考。
-
思政教育在高校非遗课程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2020-06-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体系庞大,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及思想内涵,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非遗文化,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曲艺、工艺、歌曲、舞蹈、礼俗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动态性及传播性。为有效传承并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不仅需要高校注重对非遗课程的创设,更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思想觉悟高的文化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