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9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98)

共检索到 198 条数据

  • 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刘正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一书,深入探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该书致力于探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理论甚至经验方面的借鉴。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保护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可充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可推动文化资源以一种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简化文化的加工和整理工作。

  •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思考与传承教育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一、前言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尤其是音乐类非遗给人以多层次和丰富的感受。对于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学术研究,正逐渐从单一转向多角度的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信息时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机遇,数字人文的出现促进了人文学科与技术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活化、隐性等特性对非遗数字化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二、国内非遗研究现状从发文机构角度分布统计,发文数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北、山东、重庆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区域。从期刊来源角度分析,相关论文遍布几乎所有类别期刊,说明非遗研究已经进

  • 大洋推出eFeiyi全新非遗行业产品 2020-06-01

    新年伊始,大洋正式推出了面向非遗行业市场的全新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2015年大洋自主研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系统,经过3年多的设计研发后全新升级。大洋依据国家非遗保护目录规范,提供面向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作品为一体的数字资料管理平台,契合非遗业务使用场景。提供数字化上传收集、编辑整理、编目著录、共享分发、检索浏览、下载利用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全新打造的非遗文件库,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文档、图片统筹管理,对体现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资源予以安全保存。

  •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一、引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部分简称“非遗”)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传承非遗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撞击日趋激烈,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文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非遗与时代相结合将增强非遗的能动性,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传播形式指引着非遗传播与发展的新方向。

  • 中国文化,美出新高度 2020-06-01

    有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已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如何让这些具有浓厚历史特性的非遗不再“沉睡”,在当下焕发新活力?悠久灿烂、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积淀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作用。为了让这些美丽的瑰宝在新时代的当下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助推中国由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