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8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81)

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传承 2020-06-01

    蜡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蜡染属于民间美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技艺的传承离不开实践。将蜡染技艺引入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宽蜡染艺术的传承路径,激发“非遗”文化的生命活力。

  • 手工技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综观 2020-06-01

    在当代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诸多关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的理论中,生产性保护成为目前学界讨论的热点。所谓生产性保护,是指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市场化做法,将传统手工艺等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使其得以传承。这一概念是2006年王文章在其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提出的,意在通过非遗的生产来提升其在当代社会的自我造血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当代传承。

  • 三师共育,技艺双修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非遗”促特色发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春风和“双基地”建设的契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的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引人“非遗”项目,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探索出一条“德美育人、技艺立人”的创新之路。

  •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非遗传承个案研究 ——以“湖南花鼓戏”为例 2020-06-01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提髙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当前,中国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运动进人非遗后时代,把遗产挖掘出来进人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非遗后时代”重要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在众多的传承方式中,学校是未来国家精英的摇篮,但是髙校作为国家青年的聚集地,却没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

  • 进入世遗名录的美食 2020-06-01

    世界各国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罗万象,除了各地特有的民俗、表演艺术、手工艺等,还包括特色饮食。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舌尖上的非遗”吧!亚美尼亚拉瓦什脆饼亚美尼亚拉瓦什脆饼和中东大饼、北非大饼近似,兼具伊朗风味,在世界饮食文化和亚美尼亚人日常生活中占有独特地位。2014年,亚美尼亚拉瓦什脆饼被列人非遗名录。

  • 纺织非遗的创造性传承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纺织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经过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和世代守护,已经形成为一种融合发展的工艺类别,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在逐步实施,纺织非遗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广发展。

  • 博物馆开展传统岁时活动实践探索 ——以南博“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例 2020-06-01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2007年版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无形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了博物馆工作范畴之中。为顺应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变化,南京博物院在二期改扩建工程设计时,将非遗馆纳入到“一院六

  • 感悟非遗魅力 2020-06-01

    近日,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活动在沈阳市玖伍文化城举行,包括满族剪纸、米雕、活字印刷、毛猴手工艺品等非遗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众多中小学生观赏,感悟非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