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推动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之一。但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剥离与侵蚀,又给众多非遗的保护传承造成了诸多难点,是新时期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跨越的鸿沟。因此保护传承非遗需要多管齐下、兼容并包,走一条既坚持传统又适度创新的改革发展之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其保护路径分析 2020-06-01
本文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路径,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先进行科学的规划后再增强后备人员和法律法规支持,不断创新保护模式,旨在构建新的保护格局和使“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
学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记忆,学校的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确立课程目标、提高课程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等不同方面,以桃源刺绣非遗传承等为例,探讨高职院校通过艺术教育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策略,以期更好地通过学校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 2020-06-0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2018年5月18日上午,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在河北博物院拉开帷幕。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建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王晓飞、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王静、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相关活动。本届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语言习惯的障碍,我国非遗"走出去"仍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的"走出去",必须加强非遗的对外宣传,尤其是加强非遗外宣文本的翻译探究.为此,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非遗翻译现状,非遗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非遗翻译的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实体形态的文化传承,发扬宣传传统非遗文化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及提高为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形成了包括教育、礼仪、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一体化的公共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城乡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非遗与农村礼堂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对文化的传承与农村经济人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优势及方式进行了一个简要概述。
-
非遗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东莞市通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让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
-
广府文化影响下番禺沙涌鳌鱼舞的艺术表现特征 2020-06-01
番禺沙涌鳌鱼舞作为广东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府地区与水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得天独厚的历史与地理条件,决定了鳌鱼舞兼具传统的舞蹈功能和较高的民俗价值,它不仅是以一种活态的舞蹈艺术形式存在,而且还是融合多种姊妹艺术包括广东音乐、竹扎技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笔者通过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到当地进行实地采风调查,对鳌鱼舞进行文化根基的探索以及表演形式的探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广府民俗民间舞蹈艺术,符合我国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