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从非遗角度探究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同属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入手,探究利用非遗保护原理、保护办法,甚至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理论指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寻非遗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意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1.1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包括历史文物

  • 知识图谱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2020-06-01

    西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区内人民热情团结的文化传统。在当前信息时代下,以数字化的手段记录、还原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国内的非遗数字化现状入手,并以知识图谱为例,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出分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风貌让人人都可以用数字化方式领略西藏文化的巧思与积淀,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 给予少年儿童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上海市嘉定区徐行小学少先队非遗传习纪实 2020-06-01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小学地处沪郊闻名的草编之乡——徐行镇,徐行黄草编织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岁月锤炼,徐行草编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

  • 全民参与非遗记录工程的加拿大经验 2020-06-01

    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是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任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工作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重点。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这项基础性保护工程,有利于及时、完整地保存当代仍旧活态存在的非遗项目及其环境,也有利于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加拿大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可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 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2020-06-01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小学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位强校"定为新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学校百年办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和拓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接力"非遗",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是岳阳本土的传统曲种,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

  •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在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中的意义 2020-06-01

    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些独具异彩的民族文化生态中,彰显着民族文化迥然不同的活力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使贵州文化生态的价值不断被人们所认识。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体现了非遗要在其生存语境中传承的理念,它可以使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得到整体性保护和集中展示,并获得文化生态方面的立法保护,促进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手工技艺传承的完整性、有机性和应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2020-06-01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

  • 新时期非遗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以古渔雁民间故事为例 2020-06-01

    本文从古渔雁民间故事集和古渔雁文化的角度展开,介绍了当前古渔雁民间故事及文化面临的诸多困境,从保护古渔雁文化的迫切性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目前古渔雁文化的传播方式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带来普遍的积极意义,最后本文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重申非遗文化保护的诸多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