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条数据
-
生态翻译关照下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 2020-06-01
楚雄彝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其外宣翻译比较薄弱,通过梳理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概况,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民间文学类、传统节日类、表演艺术类、空间类等非遗项目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的英译提出翻译策略和建议。面对彝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生态的不同程度的制约,译者除了关注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外,还应该关注彝语生态,保留源语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特质,保留彝族的韵味和魅力,使得彝族的语言和文化可以保留并转换到英译版本中,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
楚雄:非遗传承创新的盛会 2020-06-01
2019年7月25—27日,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所的近百名专家和博士生、博士后,齐聚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出席第三届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创世神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同时举行。这次非遗盛会由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主办,《非遗传承研究》编辑部等单位为支持单位
-
楚雄地区彝族民间音乐的传习实践思路 2020-06-01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教育结合,大量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人才保障”。作为保护与传承楚雄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楚雄师范学院作为楚雄唯一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推进区域文化发展和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使命。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楚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推动地方教育的本土化教学进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