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8)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08)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109 条数据

  • 大数据环境中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古徽州特有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徽州非遗”)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州非遗日渐没落,复兴工作刻不容缓。大数据具有巨量、多源、繁杂的信息属性和预测未来的特性,借助大数据的5V技术方法、思维模式与管理理念,在互联网平台中应用于徽州非遗,可探索出一条适合徽州非遗传播的新途径。徽州非遗文化产品成果的有效转化,凸显了徽州文化精髓,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非遗传承人培养中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分析 2020-06-01

    目前,我国在非遗传承的工作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出台文件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将学科建设工作和非遗传承相结合,着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趋势,在培养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技能传承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优势和运作模式分析就非常有必要性。

  • 高职湘绣“非遗”专业英语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探究 2020-06-01

    随着非物资文化遗产专业依托高校培养模式的开启,如何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培养合格的"非遗"专业人才是当前急亟待决的问题。本文以高职湘绣专业为例,拟从高职"非遗"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手,力求探讨适合高职"非遗"专业的英语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助力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 “非遗”融入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研究 2020-06-01

    以五邑地区为例,探讨地方“非遗”与当地高职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融通发展教学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教学实践后发现:五邑地区的“非遗”传承方式单一,当地高职院校的“非遗促教改”缺乏实效性;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组建校内项目工作室、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成立校外“非遗”项目工作坊等途径,革新产品设计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地域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科学融合,不仅有利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能打造专业特色,促进当地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的融通发展。

  • 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析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过程中,基层县市(区)承担着重要角色。正确的保护工作理念、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措施,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发展的关键。笔者根据前人积累的保护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层保护工作实践,将适合于基层应用的五类保护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基层应用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非遗项目自身的特点,结合这五类保护模式,选择、借鉴和创新最完美、最科学的保护模式,最终实现非遗项目保护的初衷和目标。

  • 构建契合非遗语境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非遗”特色教育思考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各高校艺术专业纷纷寻求打破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潮流,在一统化的教育模式下寻求突破点和契合点。云南民族大学设计专业凭借地缘优势,通过将非遗资源引入特色课程、毕业设计和校内文创基地,从而构建起契合非遗传承发展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本土"非遗"保护工作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 文化线路与古代历史文化探究 2020-06-01

    所谓“文化路线”,顾名思义是指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具有跨时空跨文化跨学科特点的一个人类文化遗产群组。伴随着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研究文化路线与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文化线路和古代历史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指导和帮助,进而使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拓展和提升。

  • 山西美术类非遗与高校教学融合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构成设计》为例 2020-06-01

    文章主要介绍了山西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设计类专业结合,可实现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愿景。以美术类非遗与现代设计学科专业教学结合为例,所选非遗项目应有自身特色,兼具典型性、可参与性、关联性。教学过程中,彼此融合,增加实践、展示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发挥高校优势,充分挖掘山西省美术类非遗内涵,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立足非遗传承人、高校、学生、科研人员之间的多维度互动,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法,对科研人员及高校相关部门采用座谈、访谈等方式,对传承人则采取课堂观察等方式,多种方法齐头并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造型思维,进而推动山西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美术类非遗技艺的传承效度和时代适应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向社会各界展示山西美术类非遗与高校教学研究成果,促进社会大众关注美术类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