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9 条数据
-
非遗进校园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2020-06-01
十八大以来,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大的保护力度,扶持传承人个人的发展,鼓励用当代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技艺的传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非遗进校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包括非遗传承人的专题讲座、本土非遗文化和技艺的采风考察、通过专业教师将传统技艺引入课堂以及鼓励年轻一代进行创作实践等内容.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和蕴涵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格、群体思维和文化意识,因此"非遗"是活态文化,更多地要依靠社会中人有意识的保护与传承.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保护工作陆续开展,有效地挽救和传承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非遗",但与此同时,"非遗"却呈现出消亡速度越来越快,消亡数量越来越多的趋势.这其中固然有"非遗"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等原因,但"非遗"传承模式与当今社会的日益脱节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重建适应当今社会现实情况的传承模式,已经成为关乎"非遗"发展和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课题.
-
文化自信理念下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模式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前的形势下,文化自信已经成了我国的发展战略,这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是万千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化自信理念下,思考非遗传承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6-0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本文重点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并有的放矢地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得新出路,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
-
劳作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蟳埔女习俗为例 2020-06-01
劳作模式是刘铁梁教授结合他多年的田野作业和研究实践而提出的一个探索性的学术概念,对村落生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村落劳作模式也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基础和土壤,如福建泉州蟳埔女习俗,与蟳埔女滩涂养殖的劳作模式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滩涂养殖就没有蟳埔女服饰。因此,根据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建议保护好劳动环境,鼓励和扶持年轻一代学习参与传统劳作模式,组织好与劳作模式相关的民间信仰,多管齐下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以“四通”模式讲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非遗故事 2020-06-01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以建成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为目标,宣传通州文化,亟待将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运河文化符号相结合,以"四通"模式讲述通州的非遗故事。即以"京通"为定位,串联通州与北京;以"运通"为视角,融合非遗与物遗;以"贯通"为维度,连结地域与历史;以"沟通"为方法,对话阶层和人群。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非遗故事在贯通古今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了宫廷、官僚、百姓与手工业者的复杂联系,南北方物质生产与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历史遗迹与传统艺术融会贯通,人文精神与民间信仰共塑城市风貌的历史画卷。
-
基于孵化原理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必要举措。当前"非遗进高校"的社会参与意识逐渐提高,探索日渐增多,文化传播效果初显,但仍存在深度不够、模式单调、绩效偏低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并形成各主体互利互惠的统筹协作关系。孵化理论有助于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行为,引导形成新的文化生态体系。可从主体联动、对象筛选、资源对接、服务保障四个方面构建非遗高校传承的孵化体系,以此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原真保存、传承人培育、身份认同、非遗价值转化四个角度提出高校传承基地模式、非遗课程模式、"非遗明星"模式和创新创业模式,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发挥PPP模式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2020-06-01
长期以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政府主导的保护与传承模式。PPP模式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选择,这种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非遗保护与传承中,能够实现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主体对非遗的多元化、协同化保护,有利于非遗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