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6 条数据
-
符合中国文化传承的逻辑和实际的“文化自愈机制” ——回应“非遗在中国”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是美国《西部民俗》2017年第2期“非遗在中国”专刊的前言(1),该文概述了张举文、周星、高丙中、萧放四位民俗学家对中国“非遗”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帮助中国人赢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给中国文化自愈机制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二元对立的革命思想似乎步入完结,传统思想
-
非遗视野下河南“官会响锣”的历史性研究 2020-06-01
官会响锣是流传在河南东部农村地区以“三眼枪”搭配锣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演变至今成为一种独具豫东风情的以手持锣为道具的汉族民间舞蹈,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立足非遗视角,跟随历史的脚步,挖掘官会响锣的形成渊源,梳理其发展历程,结合当下的发展现状展开思考,为更有效地保护并传承官会响锣这一非遗项目提供参考。
-
摄影天地 2020-06-01
《皮影戏传人》皮影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济南皮影戏更是别具浓郁的地方色彩。此类题材充分展现了民俗艺术的魅力,以及对非遗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本图画面活泼、热烈,人物肢体语言丰富,抓拍定格微妙。拍摄者充分应用广角效果、高感光度、大光圈组合,将场景表现的张弛有度。其中,中景构图又很好地表现了现场环境氛围和皮影艺人的内心情感。
-
刘魁立 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重放异彩 2020-06-01
刘魁立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非遗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重视。
-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 2020-06-0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2018年5月18日上午,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在河北博物院拉开帷幕。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建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王晓飞、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王静、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相关活动。本届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
-
1949—1982年农村土地所有权变更对民俗活动的影响——以莱阳豆面灯碗信俗为例 2020-06-01
莱阳豆面灯碗信俗于2011年开始申请省级"非遗"项目,在2013年审批通过,成为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期间,莱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李梦等人曾对该民俗进行过现场调研,并将文字资料发表于《烟台日报》a,这篇名为《祈福纳祥的莱阳灯碗》文章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篇直接针对于莱阳豆面灯碗信俗的专题报道。该报道从面灯的制作、送灯的程序以及灯碗祈福纳祥的功能这三个角度对莱阳豆面灯碗信俗进行详细描述,故本文中对于该信俗活动本身不再赘述
-
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文学类遗产无疑是保护难度最大的,因为它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绝大多数民间文学作品的生存状况堪忧,处于濒危的状态。在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中,强调传承人的保护,是完全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传承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因此,引入民俗场的概念,分析研究传承人是怎样养成的,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养成的,是保证有效进行传承人保护和培养的前提。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 2020-06-01
2017年1月7日至10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源县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承办。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机构、院校,民俗学、人类学、非遗保护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主题发言交流新理念,探讨新路径,分享新成果,为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凝聚共识,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