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3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30)

共检索到 230 条数据

  • 论非遗中的精神、智慧、艺术与审美 ——以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为例 2020-06-01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是我国珍贵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生产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与必要前提。在服饰工艺中,凝聚了少数民族族群独特的创造智慧、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的精华。本文以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为根基,以现存的服饰工艺非遗为重点,论述了非遗与物遗的关系,具体阐述了服饰工艺非遗中的精神、智慧、艺术与审美。

  • 非遗项目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育刍议 2020-06-0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全面铺开的今天,高校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传承非遗技艺。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文化的传承者,并以此做为教育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传承""创新""研究"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结构,使其环环相扣,培养"传""承""研"三位一体的合格人才。

  • 骆越天琴音乐之非遗文化的生存现状探究 2020-06-01

    壮族天琴艺术自2007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至今,各机构各部门大力打造壮族天琴艺术,民间民俗音乐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天琴音乐文化,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天琴音乐文化互助互利。因此,本文将从过去壮族天琴艺术的历史记载和骆越先民的原始信仰开始梳理,结合调研探其根源;再从地方旅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推进,找出其互动关系,进而从非遗的视角探寻当今壮族天琴音乐文化的生存现状。

  •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走进高校动漫教学 2020-06-01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为此做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努力,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复杂性,高校在促非遗进校园过程中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同时,我国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体制作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前期动漫专业教育中对美国、日本等参考较多,导致我国动漫缺少本土风格。动漫要想走出国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在内涵和民族风格方面加以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动漫长远发展所需,所以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环节要加入对非遗元素的渗透,这些渗透应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体现出来。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非遗意识,最终使非遗的传播和动漫发展达到"双赢"。

  •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实践探讨 ——以槐店文狮子为例 2020-06-01

    “槐店文狮子”是流传于河南东部沈丘县槐店镇的少数民族传统民间舞蹈。从2008年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经过十余年的抢救性的保护,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数字化记录和抢救性保护工作,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单位,从数据面板上来看,保护成效显著。但是时至今日,文狮舞这一少数民族非遗依然难逃传承人群体日益萎缩、文化受众锐减、传承生态崩坏的困境。非遗保护不能脱离文化的整体观,然而现行的文狮舞保护路径却让其偏离了非遗保护的初心,与设立非遗的初衷渐行渐远。

  • “非遗”舞蹈文化进校园的对策研究 ——以东北秧歌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遗产中的舞蹈是经历了无数历史的变迁才流传到现在的,具备了其独特的时代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可以以课堂教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继承,主要是在中学和小学以正式课程内容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以非物质遗产性质存在的舞蹈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比如,东北大秧歌因为具备非遗性质开始被小学和中学作为舞蹈素质课的内容,经过在民间的搜集整理,融入了更多的内容,精简出可以突出主题意义的动作组合、舞蹈创作,且采取对应的措施在教学方面加大力度,并进行了更深层面的处理,不但可帮助学生在艺术素质和审美水平方面有所提高,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继承和发扬。

  • 基于政府职能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南溪号子为例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其所属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包含许多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在非遗文化保护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非遗文化保护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以南溪号子这一首批被纳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通过政府职能视角下探索其传承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政府职能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提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水平。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落后低效等问题.应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传承的规模化、活态化、科学化优势,通过"校、政、地"三方协同、推动民族非遗与教育互惠共生,实现可持续化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