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43 条数据
-
基于citespace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2020-06-01
以2003—2018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中的文献为样本,基于citespaceⅢ软件,运用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文量、高载文期刊、高载文机构、核心作者以及研究主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体育非遗研究起步晚、发展快,整体呈波浪式增长,研究机构合作紧密度不高,高产核心作者凤毛麟角,且刊载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数量较少。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非遗基础理论、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传承人保护、地域性发展研究等方面。
-
浅谈非遗保护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2020-06-01
宁晋县是河北的文化大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守正与创新是目前非遗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的关系逐渐呈现良性互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日益凸显。文章概述了非遗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结合高职教育文化传承特点,以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的转化为定位视角,对非遗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
平泉非遗曲艺“燕山大板”续存环境与保护措施之解读 2020-06-01
平泉非遗曲艺"燕山大板"经过四十五年的历史见证,多次受到国家、省级及地方文化保护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因而延续到至今仍旧得到传承和保护.近十五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以地方非遗曲艺"燕山大板"为例,总结"燕山大板"传承渊源、目前的续存环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燕山大板"的保护措施
-
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 2020-06-01
为探究梅州地区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非遗保护机制;积极改革与大胆创新;强化宣传与对外交流;积极培养和选拔后备人才;激发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等。
-
浅谈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这些非遗从古至今都是从人民群众中诞生的,最终也必然会在人民群众中继承发展下来。群众文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让群众文化工作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希望以此为群众文化工作找到新的起点。
-
浅析非遗展示空间设计对传承文化的影响 2020-06-01
在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人对非遗有着一知半解的疑惑,但是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非遗的话题才更加感兴趣.中国在转型发展的今天,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然而在蓬勃发展的文旅现状下,各地都希望通过挖掘更多的文化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的发展,让非遗传承精神融入进现代人的观念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的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文脉中.
-
非遗传承人保护刍议 2020-06-01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是非遗精髓的真正载体,也是非遗传承事业的关键性因素。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各级政府部门要同时扮演好服务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既要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又要做好引导,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