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文化展示”中的传承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从现代意义的民俗学兴起之时,"俗"的关注超越"民",即使关注民众亦更多是群体意义而言,并未突出"传承的个体"。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对民间文艺改造中,关注到了"民间艺人",但其以"革命"为旨归;1949年以后对于民间艺人的重视在80年代民俗学迅猛发展中并未沿承。21世纪初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传承人"研究日渐兴盛。但传承人不再仅仅是学者视阈或地域文化的"自然"传承者,他们需要进入国家认定体系,在"文化展示"中作为文化承载者对其所传承文化进行"阐释""推广"。文章通过"敛巧饭"这一民俗类非遗项目和布洛陀史诗、盘瓠神话叙事等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论述,进一步探索在民俗类非遗项目中传承人的意义与仪式舞台化展演中的文化承载者"他者化"境遇,以及非遗传承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文化多样性"、地方性知识之"情感阐释"等的影响。

  • “非遗”保护理念辨析 2020-06-01

    正确的保护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结合目前我国非遗保护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看法和偏颇认识,重点辨析了涉及新时代非遗科学保护的三个重要理论、理念问题,即:非遗保护实践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如何看待非遗真实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关系;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辨析中从基本理论阐释入手,紧密联系保护工作实际,以考察调研中的实例说明论点,既有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论述,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 徽州木雕的杰作:卢村木雕楼 2020-06-01

    2006年5月20日,“徽州木雕”与"徽州石雕"“徽州砖雕”并称为"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倘若要推举"徽州木雕"的代表之作的话,安徽省黟县卢村的"木雕楼",是最最没有争议的共识了。

  • 非遗活态传承的杭州精彩 2020-06-01

    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与发展,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种原因,它们曾一度沉寂,处在失传的边缘: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传承,在今天的杭州,越来越多的戏曲、民俗等非遗珍宝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融入人们的生活,绽放出迷人的光泽。

  • 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2020-06-01

    该文阐述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设计出系统的技术路线,完成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撒拉族非遗资源的网络共享,最终达到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目标。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白俄罗斯共和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依据国际法律的实施措施 2020-06-01

    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法律文件已成为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制定国内立法行为的坚实基础,这是白俄罗斯在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国家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方针.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对以前一系列规范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管制法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2006年,白俄罗斯共和国新的《关于保护白俄罗斯共和国历史和文化遗产法》生效,取代了先前的1992年立法.文化遗产保护法反映了许多保护非遗的问题.通过采用这种全面的国家法规文件库,政府和公共机构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承担实施这些监管制度的责任,并将其思想和原则纳入社会文化实践,发展出一种综合方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保护白俄罗斯人原始民族文化的活动中发掘其精神文化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