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大庆市“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6-01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流的兴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区域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加。本文将从非遗保护的视角切入,对大庆市"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综述,对蒙古族四胡音乐、杨小班鼓吹乐棚、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及武家鼓吹乐棚进行分解式阐述,完善大庆市区域代表性音乐文化遗产的整合,认知其保护现状及所面临的传承困境,从根本上探寻大庆市"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策略。
-
水浒遗韵 古州东原 ——东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述 2020-06-01
2006年起始,东平非遗中心对东平县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根据712条普查线索,分别整理了10大类别,共308个项目的文字、数字、图片、音像资料。其中民间文学148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舞蹈1项,传统戏剧2项,曲艺3项,杂技与竞技15项,传统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51项,传统医药 33项,民俗55项。本文将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简要介绍。
-
“非遗”在创新商业模式下的保护与发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20-06-01
报告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在创新商业模式下的保护和发展方式,通过市场调研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认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进行非遗工艺品的交易有利于提高其销售量,从而通过增加经济收益手段可达到保护非遗工艺的目的.
-
“非遗后”时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06-0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归纳在"非遗后"时期背景下,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非遗保护的研究中汲取灵感,为当今及未来的体育非遗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对市场的过分投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变异;政府的"功利性"保护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政绩砝码";城市的迅猛扩展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受到侵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认同危机;传承人的渐渐老化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建议:保护传承主体,营造活态传承模式;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奖惩鼓励制度;做好非遗项目分类工作,加强市场准入鉴别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突出体育非遗保护的整体性;提高对体育非遗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助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
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塔狮舞传承人李登山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遗传承人逐渐成为文化保护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的同时,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改革创新。本文将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
非遗视域下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瓶颈与对策 2020-06-01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逐步深入,安阳市政府加大了对安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和保护。但是,目前安阳市非遗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多种制约非遗工作展开的瓶颈问题。本文在梳理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总结了有利于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和建议,为本市非遗工作的展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遗传承人逐渐成为文化保护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的同时,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改革创新。本文将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优秀结晶,随着博物馆数量与形式的增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代表开始进入博物馆,但博物馆只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进行保护,非遗的非物质性该如何生存,是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孕育它的土壤中隨时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该是其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