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民俗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经过十余年的非遗普查之后,当前更需要精细的田野调查,对地方民俗进行深描与精研。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民俗学者在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记录的同时,不能忽视共同作为民俗主体的群体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学者在田野作业时亦应当与传承人共谋合作,建立良好的田野关系。注意保护非遗的社会需求与尊重田野的学科伦理之间的张力,如何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伤害非遗原本样貌始终是非遗保护的一个关键问题。

  • 政府激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应分析 ——以宁波市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制度建设、资源投入和保护方式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以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从2006年至2017年正式发布的年度工作总结中关于非遗工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过政府的指导引领,宁波非遗保护在系统观念、统筹管理、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体现了对非遗整体性保护的探索。作为地方政府激励在传统文化传承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较强的示范与借鉴意义。

  •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市场发展研究 2020-06-01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江西非遗)是最具江西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独立艺术形态,它将传统与现代接通于当下,是赣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文章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市场发展方向,然后分析了政府扶持下的江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最后从多业态联合角度分析了江西非遗音乐市场的发展。以此发挥其在文化市场上的公共作用,不断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整体文化素养及精神品位的提升,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同、自信和自豪感。

  •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市场发展研究 2020-06-01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江西非遗)是最具江西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独立艺术形态,它将传统与现代接通于当下,是赣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文章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市场发展方向,然后分析了政府扶持下的江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最后从多业态联合角度分析了江西非遗音乐市场的发展.以此发挥其在文化市场上的公共作用,不断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整体文化素养及精神品位的提升,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同、 自信和自豪感.

  • 贺兰砚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0-06-01

    生产性保护作为贺兰砚主要保护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在贺兰砚生产过程中,以保持其核心技艺、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贺兰砚,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制作技艺。随着中国非遗保护的发展,宁夏贺兰砚在发展过程中,有辉煌也有瓶颈。重生产轻保护、盗采贺兰石、技艺人员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政府政策倾向性不突出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必须从实践出发,以需求促发展,充分利用政府相关职能、数字媒体等手段,保障贺兰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发展。

  • 对群众文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综合国力具有极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就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研究中心,明确群众文化在非遗传承中起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从群众文化角度进行思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旨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冀域满乡 ——布糊、剪纸、长卷之满族文化艺术寻奇 2020-06-01

    满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7 000多年前的肃慎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洲族,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野调查,我们获知,在对满族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丰宁的保护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布糊画、满族剪纸、满族长卷等满族民间文化创作保留了"满史旗俗"的文化源流,满族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满族非遗进校园等保护措施,更是立体化地诠释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宁实践",将包含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湖北非遗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湖北省拥有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多个领域,各有特色,然而现状并不乐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困难重重又充满机遇。非遗文创设计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但能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并且还能让其发扬光大。文章希望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很好地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结合,以便达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湖北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