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问题及对策 ——以寿州窑为例 2020-06-01

    为了进一步做好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按政策—资金—知识产权—标准—技术的顺序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州窑的数字化保护进行了一番梳理,结合近年来各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得失经验发现以下问题:政府指挥协调工作有待加强;资金筹措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标准化建设的缺失;技术手段选择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合理筹措使用资金;推进知识产权法规的完善,确保各方合法利益;建立合理高效的标准化体系;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手段。

  • 传承人:民族文化的脊梁 2020-06-01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的问题,大概是这样两项吧。第一,我想谈谈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特点。第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文旅部领导提出的口号的理解。大家都知道,过去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个说法。不仅没有这个说法,甚至非遗传承人对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并没有想得那么多,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谋生而展示自己的才艺,是自生自灭的。

  • 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2020-06-01

    在甘肃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充分发挥"旅游+体育"产业的联动作用;积极探索甘肃当前体育非遗资源旅游化生存模式,旨在有效促进甘肃体育非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进甘肃省"旅游+体育"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 非遗舞蹈进校园教学课例探究——高跷赶犟驴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和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校园青少年这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将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今后传承做好铺垫,所以通过"非遗"舞蹈《高跷赶犟驴》走入校园,以中小学生为授课对象展开了课例探究,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非遗知识,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让非遗在他们心中扎根,让他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发展

  • 从广佛同城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看当下非遗文化的传承 2020-06-01

    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数不胜数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心血的结晶,是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见证者。而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却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挑战。本文从广佛同城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当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扬非遗文化进行了展望。

  •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突围——以徐州市为例 2020-06-01

    本文从新媒体视角出发,以徐州市为例,详细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内在原因,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文化语境变迁,非遗保护现状面临困境,文化传承后继乏力。本文认为可基于“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和发展途径,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和推广;并提出利用新媒体技术能极大激发非遗传统文化保护的内生动力,实现非遗文化在生产性保护中的活态传承,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非遗的生存和文化空间。

  • 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平调的工匠精神研究 2020-06-01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精神主流,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起着贯穿作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现代社会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本质上突显出工匠精神的回归。本论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核心运用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平调的研究中,从新的视角研究大平调非遗艺术的传承,给困境中的非遗艺术指出新的传承道路。论文以工匠将神为入手点,强调大平调的活态传承,呼吁工匠精神的现代回归,以使大平调散发出新时代艺术光芒。

  • 高校图书馆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井冈山大学为例 2020-06-01

    吉安有着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积极开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配合学校和地方打造大众创新创业新空间、打造“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新空间,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扬和传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