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传家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例要 2020-06-01
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活态性的文化遗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它不仅是传统文化遗产的结构方式,而且自身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以笔者的观点:以体为本,以人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性,有着特定时代语境的特性,表现出强烈的话语特征。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以词与物的“知识考古”,寻找自己的传统与传承方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传家宝”不啻为范。
-
非遗视野下广元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2020-06-01
本文是在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分析广元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目前的现状及发展背景,综合分析非遗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价值体现,整理出广元非遗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策略,并结合广元目前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海报设计的视觉元素表现特征 2020-06-01
宣传海报是最为直接明了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面媒介,目前对非遗宣传海报重视程度缺乏,停留在无设计状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棘手。文章通过分析崇州竹编与吹糖人设计作品,阐述了非遗海报从创意设计实践过程、文字、图形、色彩方面的设计内容方面的重视,希望通过视觉效果的提升让那些被遗忘的非遗文化予以第二次生命。
-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发展 2020-06-01
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农村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给予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以充足养分。我国农村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存在着重视不够,尤其关于农村非遗存在一些认识方面的误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依托农村非遗营造农村文化保氛围、进行体验教育、加快相关产业发展等促进农村非遗的传承保护措施。
-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2020-06-01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举世瞩目的非物质及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境内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更是炎黄子孙的历史、文化、精神财富。所以,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做好非物质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文化馆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是它自身的功能所在。县级文化馆如何好传承、保护非遗工作,将是本文中探讨的问题。
-
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新时期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中为了扩大粤北瑶族民歌影响范围,更好地展出其独有的特色,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并将具体的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促使瑶族民歌能够保留下去,避免其潜在应用价值、非遗保护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实现其长效发展。
-
基于大学生公益活动视阈下的非遗传承研究 ——以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为例 2020-06-01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也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经过政府、民间团体及新一代传承人的保护、创新,凤翔木版年画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面临“影响力小”“传承受众少”“难以销售”等难题;同时我们发现,在当今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中,支农支教募捐等活动占绝大多数,很少有关于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活动。故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关于非遗文化的兴趣程度、价值认可、及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向论证和陕西宝鸡凤翔县木版年画的传承保护过程探究,构建一种“大学生——公益活动——非遗传承”模式,探索解决现今非遗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
以京绣文创产品开发推动非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传承与研究 2020-06-01
将非遗传承融入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来,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在高等院校的传承之路,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大学办学要求和非遗保护需求,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索出适应现代教学的传承模式.本文基于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与产业化转型经验,以高校教学视角,以京绣依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现代教学实验和文创产品开发为例,对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之路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