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自发性保护的重要性 2020-06-01
我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术界参与提供理论和政策研究,新闻界、商界参与提供舆论和资金的支持,民众相对于其他各界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探讨民众自发性保护以及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以期引出由全民保护到全民自发性保护的一些思考。
-
“非遗”视角下的泰山皮影发展途径探讨——以泰山皮影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生命基因与历史记忆,也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文献价值非常宝贵。但是,在当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很多民间传统手工艺有着无人继承甚至灭亡的困境。泰山皮影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民间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其艺术创作和表演风格都十分独特,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它突出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使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给当地群众带来很多的欢乐。为了保存这一艺术,本文从非遗与文化遗产的融合角度探讨其发展路径。
-
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术拳的存续研究 2020-06-01
为了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术拳的实际存续状态,采用田野调查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术拳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申遗后,地术拳依托宗师故地,进行整体性保护;聚力各地术拳社会组织,成立地术拳委员会;培育良好的传承氛围,群体的习练热情高涨;对接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整合传播媒介。但地术拳仍面临青年一代的传承危机。建议:应本着留存技艺文化基因,地术拳文化融入村落发展规划,培养区域传承群体;依托旅游展演,整体性保护形成特色区域;对接市场经济发展,嵌入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创新传播方式方法。
-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分析——以宣纸在抖音平台的宣传为例 2020-06-01
随着各种新兴产业的诞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有些甚至因为一代老手艺人的逝世而濒临消失.然而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新媒体营销尤其是短视频营销大放异彩,这在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同时对非遗进行了保护和传承.本文以宣纸为例基于SWOT分析浅谈其在抖音平台中的营销策略.
-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与开发 2020-06-01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化,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珍贵的文化资源,其中当以丝绸之路最为出名,是历史文化的代表,它具有一定的精神性和文化性,通过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族、区域三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汇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新疆非遗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从而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其进行再设计、市场化,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势转化与开发。本文就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与开发进行分析与探讨。
-
从师承到研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变化 2020-06-01
伴随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非遗传承的关注,非遗传承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承人进高校是近年来针对非遗传承人群的新举措。文章主要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来探讨新传承方式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以怀化通道地区为例 2020-06-01
本文在湖南省怀化通道地区范围内,以传统美术、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来调查研究生产性保护手段在这个地区的应用情况,让生产者、 销售者出来发声,让一线的保护者来说出生产性保护手段的利与弊.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课题调研,以期了解贫困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收集典型案例.
-
提升福建自贸区闽台非遗旅游顾客满意度的对策分析 2020-06-01
福建自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优势,其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采用问卷法针对福建自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旅游期望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方面的满意度较低。为提高非遗旅游顾客的满意度,福建自贸区应创新营销宣传、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加强顾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