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遗保护视野中彝族“梅葛”的活态传承 2020-06-01
一、彝族“梅葛”的文本表述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传统,作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人类的“口头传统”作为非遗的重要内容和样式进行了表述。史诗“梅葛”作为楚雄彝族最为重要的口头传统,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
文化馆如何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以鄂温克旗非物质文化保护状况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文化综合性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作为基层非遗工作的直接保护单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工作包括针对当地少数民族以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及申报项目等保护工作.现阶段,基层文化馆如何更加有效发挥其自身作用并且全面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是目前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对于工作30年的鄂温克旗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以下分析和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呈现--欧洲的经验》 2020-06-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推行的三项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记忆文献遗产保护项目》,在全球范围构建了一个识别和保护人类遗产的铁三角。公约只是建立了一定的通用标准、规范和工具,而各缔约国需要在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为特别重要的非遗项目建立自己的识别和保护机制。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识别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遗的活态属性,使得非遗的记录工作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
刘魁立 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重放异彩 2020-06-01
刘魁立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非遗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重视。
-
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序《泉州明代百首有声弦管曲》 2020-06-01
本世纪之初,我有幸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保护非遗的具体工作,为南音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多次到过闽南泉州,在欣赏泉州南音的同时,逐渐对这个古老乐种悠久的音乐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尤其是对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以至城乡老百姓及旅外华侨,对优秀传统
-
崔西伦:用心创作,产品才有韵味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幵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设计者,要关注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是发展的必然。“非遗”传承迎来良好氛围近年来,国家确立了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基本形势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氛围。工艺美术界的各行各业都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
薛可 龙靖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对两办《意见》第十四条的解读 2022-02-2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视角对其中第十四条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的思考。
-
万载安监局:文武双管齐下,保障安全生产 2021-08-26
万载安监局:文武双管齐下,保障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