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3)

共检索到 33 条数据

  • 浅析南京非遗绒花的传承困境 2020-06-01

    作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和地域特色文化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人们较多的重视和关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绒花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之一,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传承人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深度探究了南京非遗绒花现状及其困境的成因。

  • 中国非遗的海外传播与文化认同* 2020-06-01

    在全球化风潮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下,通过塑造对英语环境下文化认同的"拟态环境",提供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框架,树立非遗的价值标准,能够强化非遗在英语环境下的传播与文化认同。还可以在丰富设置内容的思想内涵,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重构受众连接通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非遗的海外传播更深入华人华侨的心理世界,从而不断提升侨胞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促进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对中国非遗的了解与接受度。

  •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研究 2020-06-01

    本文主要是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生态环境,传承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营造非遗的适应生态环境是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础。大力倡导和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和积累非遗的广大受众,是扩展非遗生存空间的有效方法

  • 依托传统文化,提升城乡品质文化环境——以剪纸文化在蔚州镇建设中的应用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与保护,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但在一些乡镇农村,由于缺乏先进的发展思路,缺乏开阔的视野,导致非遗发展停滞,找不到市场与出口.众多的民艺工作者也在通过讨论、论坛、会议等形式来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我们需要结合专家们提出的先进思想与方法将非遗的发展与传承落到实处,以新的面貌展现出来.在城乡环境建设方面,融入剪纸文化元素,增强整体古文化氛围.

  • 地理要素在传统无形文化传承中的空间印迹——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2020-06-01

    传统无形文化传承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基于山西1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置信息和DEM、气象、河流、人口、经济、古道等基础数据,以ArcGIS 10.3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时间成本距离等获取山西自然、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的多维属性,并提取非遗点地理信息,采用非遗密度、区位商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非遗分布对地理环境响应的差异。研究结论:①自然地理环境对非遗分布起基础作用。非遗偏好低中海拔、坡度<5°、平原盆地台地、临河、10℃以上积温≥3000℃、年均降水量≥500 mm地区。②在人文地理环境中,非遗对交通环境的响应最高。非遗集中分布在县级行政中心2 h、市级行政中心4 h公路通行圈。县/区人口越多,非遗越多;五成多非遗位于乡村。在人口超过50万的区县,非遗主要集聚于建成区;在人口小于20万的区县,大部分非遗则分散在乡村。非遗分布与地区经济相关性不明显,非遗高度集聚区位于古代高级政、商中心。③非遗对地理环境的响应具有要素综合性、尺度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

  •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的活态传承策略 ——以黑龙江省满族祭祀文化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对于优秀文化的凝练。满族祭祀文化是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北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既保留了满族人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文章探讨了满族祭祀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挑战,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传播为其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并提出了传播策略,从而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 文化生态视域下非遗社会传承与发展路径 ——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百鸟朝凤》作为一部非遗影片,从艺术角度真实再现了当下非遗的现实困境,展示了非遗的生存背景,指明了非遗衰败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变化。文化生态理论所强调的文化与环境双向互动、文化多样性,为非遗的社会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应在坚守核心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转化,建设生态保护区,提高社会群众的非遗理解力,构造非遗的外部社会环境,内外共筑新时代非遗文化生态。

  • 中国符号:新媒体环境下皮影艺术的活态化传播——以《孙悟空大战病毒妖》抗疫系列皮影动画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得到重视,国家制定了许多措施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皮影艺术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活态化创新与数字化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抗疫系列皮影动画《孙悟空大战病毒妖》为例,诠释古老精美的皮影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该系列皮影动画是新媒体时代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典范,起到了鼓舞人心、共战疫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