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9 条数据
-
良辰美景云端看,名家名曲线上听——2020年“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举办 2020-06-01
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由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
-
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 周年访谈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保护成果?肖文飞:中国书法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
-
谁持彩练当空舞访钧瓷大师刘红生 2020-06-01
初识刘红生,觉得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像一个中学教师。谈起钧瓷,又觉得他博古通今、满腹珠玑,更像一个大学教授。刘红生,中国陶瓷工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
楚雄:非遗传承创新的盛会 2020-06-01
2019年7月25—27日,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所的近百名专家和博士生、博士后,齐聚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出席第三届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创世神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同时举行。这次非遗盛会由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主办,《非遗传承研究》编辑部等单位为支持单位
-
不拘一格看传统——结合“锦灰堆”浅谈封晶绘画特点 2020-06-01
封晶青年书画家,字惜月,号晓风。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市晓风书画研究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画法传承人。封晶秉承宋、元、明传统画风,博采众家之长,擅长写意花鸟,其画作色泽明丽,格调清雅,用笔古朴苍劲,生动简拙。2017年底,封晶所绘的“锦灰堆”正式列入陕西省境内非遗名录。
-
井陉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自21世纪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始,各地非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将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在文化复兴之路上大放异彩。传统文化因地适宜地传承创新,有助于新时代文明发展。河北井陉县是石家庄地区依靠太行山脉与晋文化相连接,并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多彩的民间文艺、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冀中文脉的地方。非遗项目众多,传统古村落分布多处且历史悠久,民间庙会文化较为广泛且异彩纷呈。井陉传
-
陈法权:非遗守护者 2020-06-01
陈法权是印江自治县文化馆的研究馆员,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年。他与当地民间艺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发掘和抢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为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花灯剧本、编写花灯唱词、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刚开始下乡走访时,部分民间艺人不理解陈法权所做的民间艺术发掘抢救工作,拒绝向他展示各自的“绝技绝活”。陈法权不灰心不气馁,与他们拉家常、聊“绝技绝活”,耐心向艺人们学习求教,逐渐与他们建立了信任。
-
周武:学院担负助推传统工艺传承创新的使命 2020-06-01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就曾多次筹办民间美术工艺创作研究班。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有其历史传统,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中国美术学院是国家非遗研培计划的固定教学机构。中国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负责人、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由于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周武就非遗传承与研培计划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