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1)

共检索到 161 条数据

  • 阳新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阳新采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省重点扶持及保护的剧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众审美的流行趋势的变化,其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在调研阳新采茶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利用新媒体、实施文旅结合、开展传承知识普及等方面发展阳新采茶戏。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和自媒体等新兴行业兴起,面对的多元化文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许多非遗危机重重,或因内容的陈旧,或因大众的喜好,或因市场不景气,使得传承人逐渐减少,受众缺乏,社会关注低等问题。

  • 论非遗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0-06-0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五千年的传承与积淀,给现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流传于后世。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文化精髓,是一种难以再生的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弘扬与传承,近几年教育部推出了“非遗进校园”的模式,也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本文就非遗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及融入校园文化的良好策略进行探讨。

  • 非遗之后:赫哲族伊玛堪再观察 ——以《希特莫日根》为例 2020-06-01

    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讨论非遗之后伊玛堪传承的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为更好的传承发展伊玛堪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校非遗人才培养——以缂丝教学为例 2020-06-01

    本文通过对缂丝的文化、历史、现状的研究,增加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利用院校调查、大师走访、市场调研的方法,呈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校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在高职校中人才培养的策略,形成了以高职校非遗人才培养的多种策略研究的结论,为以后其他非遗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 哈尔滨冰灯冰雕艺术文化价值及传播探究 2020-06-01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多种文化资源,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反映了哈尔滨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下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特色与价值。中国成功申办冬奥会,营造了冰雪文化氛围,加快了普及性冰雪文化传播的发展步伐。哈尔滨冰灯冰雕艺术的文化活动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哈尔滨冰灯冰雕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探讨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文化传播以及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思路和策略。

  • 论城镇化视阈下文化馆对“非遗”的保护研究 2020-06-01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时期,民众的生活、各类文化艺术形式都在这种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城镇化浪潮中,如何保护以农耕生态环境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继续传承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是保护中华文明“根”与“魂”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文化馆在城镇化时代的工作职能为研究视角,以对“非遗”的保护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城镇化视阈下文化馆对“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城镇化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改进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 ——以桂林彩调为例 2020-06-01

    起源于广西永福县的"快乐剧种"——彩调,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的重要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宝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广西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彩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新时代下的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生产平台,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推动民族文化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桂林彩调非遗可以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发展。

  •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的策略与途径——以内蒙古为例 2020-06-01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载体。本文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进行分析,就非遗的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与途径提出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