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1 条数据
-
政和县杨源乡四平戏活态传承的策略研究—四平戏老戏新作《九龙阁》创作有感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中,活态性的传承应是核心,而传承人又是活态性的核心,传承人的因素在很大的层面上决定了非遗传承的广度和深度。人是活态性的,有了这个核心的活态性才有非遗的活态传承。本文从四平戏的活态性现状、活态传承人的现状、活态传承的机制现状及活态传承的策略构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几近消亡的四平戏剧种进入大众视野,得到保护与传承。
-
非遗辽瓷走进校园的现状与策略思考 2020-06-01
非遗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分支.非遗辽瓷中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热爱的表达.非遗辽瓷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辽瓷自身生生不息的活力,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通过非遗辽瓷走进传统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当今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追求与热爱.围绕"非遗辽瓷"走进校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
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基于文献、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针对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及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保障经费相对不足、传承人的断层、大众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保护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保护和传承缺乏整体性规划等保护传承困境,提出传承保护策略:提升大众保护和传承意识,推动实现生产性方式保护,拓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数字化保护方式,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等。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跳出传统传播理念的限制,大胆创新,不断与新技术、新理念融合,特别是通过已经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容,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市场竞争的磨练来提升其自身传播价值,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文章将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和非遗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分析,来阐述具体传播策略。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跳出传统传播理念的限制,大胆创新,不断与新技术、 新理念融合,特别是通过已经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容,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市场竞争的磨练来提升其自身传播价值,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文章将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和非遗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分析,来阐述具体传播策略.
-
阜南嗨子戏发展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探析 2020-06-01
本项目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阜南“嗨子戏”为研究对象,分析“嗨子戏”的发展现状与濒临失传的具体原因,探讨“嗨子戏”在新时期的发展出路,充分挖掘戏曲类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当地人民对戏曲类非遗的认知认同,实现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
-
贵州苗族非遗舞蹈生产性保护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苗族很多文化既面临着国家推进"非遗"保护力度的有利政策环境,也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的严峻形势,尤其随着被汉化、同化的情况加深,苗族文化随时面临着消亡的形势,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及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以贵州苗族非遗舞蹈为例,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语言习惯的障碍,我国非遗"走出去"仍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的"走出去",必须加强非遗的对外宣传,尤其是加强非遗外宣文本的翻译探究.为此,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非遗翻译现状,非遗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非遗翻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