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8 条数据
-
非遗舞蹈进校园——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研究 2020-06-01
近些年我国逐渐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多地方高校均自觉参与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肩负起自身的一份历史使命和责任。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构成,在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推动下,不断进行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地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
论“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象征,但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对"非遗"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传承的严峻挑战。
-
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的对谈 2020-06-01
2018年5月5日,作为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本文作者廖燕飞受《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委托,访问了该活动的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舞蹈研究室负责人江东研究员,与其探讨了该活动的缘起、内容、目的,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意义、传统舞蹈保护与创造的关系,中、日、韩三国在保护方式中的异同以及传统舞蹈资源再利用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多个重要问题。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性别研究综述① 2020-06-01
性别视角在近年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舞蹈是以两性身体为根本载体的动态艺术,通过对中国"非遗"传统舞蹈类性别研究文献的检视,结合"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和性别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存在性别简化,对男性关注较少;多关注"非遗"实践,对性别理论研究较少;多历时性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舞思潮巡礼 2020-06-0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间舞发展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艺术观念、实践理念,总体而言带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印记和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受文坛"文化寻根热"思想主潮的影响,触发了中国舞蹈界的文化意识觉醒,在舞蹈界的主流媒体上,"舞蹈寻根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生命力"等重大问题成为中国民间舞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北京舞蹈学院为核心的中国高等舞蹈教育领域,采取的是一种叫作"课堂元素教学法"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模式,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创作提供孵化器。进入21世纪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自上而下的营造与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理念形成了一对同时冲击创作者思想的并头潮。"非遗舞蹈"到底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仍然是从理论到实践持续纠缠于舞蹈界思想的命题。
-
挖掘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打造现代舞台精品——舞剧《醒·狮》非遗和戏剧舞蹈的完美化合 2020-06-01
舞剧《醒·狮》运用了大量非遗符号,把人们熟悉的文化艺术与现代表达相结合,在舞台上,对岭南文化进行一次创造性的发展。"狮头、南拳、醒狮……腾挪、闪扑、回旋、飞越、起势、探青、醉狮、入阵、发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和舞狮这个主要元素一起构成"取其神,塑其形"的舞蹈语汇,在非遗基础上,对舞剧做出大胆的创新,打破常规,力求以更具时代感的视听审美艺术来突破传统、满足当代观众现代审美需求。
-
非遗视野下传统舞蹈的价值与传承思考——以蒙古舞呼图格沁为例 2020-06-01
蒙古舞呼图格沁作为内蒙古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与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语言和审美的改变,蒙古舞呼图格沁已面临失传的危险。鉴于此,我们以蒙古舞呼图格沁的价值为出发点,以蒙古舞呼图格沁为例,研究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非遗”传统舞蹈在高等院校的传承现状研究 2020-06-01
2002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同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举办,提出了"非遗"进入高等院校这一重要议题。2011年,国家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国掀起了一股"非遗"保护的热潮,剪纸、昆曲、舞蹈、古琴、篆刻、皮影戏等"非遗"艺术陆续走进了校园,进入了课堂,成为当下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