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2)

共检索到 12 条数据

  • 论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遗”应用传承的发展策略* 2020-06-01

    应用性保护解决了“非遗”当下存在的合理性,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的体现,使之能够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然而,从固化的保存到应用激活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的商业化,传承生态的断裂,协同共享和开放性意识不够,造成的文化艺术精神实质的迷失,社会性的共同应用的缺位。加之,文化自信的不足,造成了国际性的宣传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其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探索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用传承发展策略,无疑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问题。

  • 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文化及其保护传承——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民族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尤其是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璀璨夺目,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该州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以及传承人等进行了汇总说明,对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期望能对非遗文化,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借鉴。

  • 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6-01

    在联合国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我国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中,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有50%以上的数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传播与发展显得迫切且必要。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表演类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本文分析永州表演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试图为欠发达地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各类院校的“非遗进校园”与校企合作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非遗进校园”的相关活动和项目在全国各地逐渐普及开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学校率先试点,长期或短期性地组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聘请传承人来校讲课,同时也与一些文创企业或传承人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