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条数据
-
传统节日类非遗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实践及其思考 ——以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 2020-06-01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传统节日类非遗的课程,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对于保护和传承非遗,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乞巧节在当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分析传统节日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在基础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探讨了基础教育阶段传统节日类非遗教育对非遗内涵的认识、非遗教育实践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的有机结合等值得思考的问题。
-
高校的“非遗”保护实践及其启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传统节日仪式“非遗”研讨班为例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非遗"传承机制、缓解"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状况的新举措。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传统节日仪式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班"为例,介绍高校利用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文章认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团队在"团队为本、理论引导、根植社区、创新实践"理念指导下,推行的"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方法融合、长效互动"等一系列做法,是对"非遗"研培模式的创新和分门类建立"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的尝试,对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节日仪式类"非遗"保护的理论思考。
-
基于VR技术下的少数民族节日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少数民族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当前研究数字化手段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数字化生存现状,引入并阐述虚拟现实技术概况,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特点,探索其在少数民族节日中应用的意义和途径,论证虚拟现实技术在整个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优势及应用潜力。
-
话说龙舟 2020-06-01
端午将至,不禁勾起我对这古老民俗节日的记忆。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其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对中国民俗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非遗语境下节日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变迁 ——以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为例 2020-06-01
节日作为民众、族群特殊的风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文化事象和生产生活逻辑,是集体记忆的集中展现。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在延续了我国传统"二月二"的节日内涵外,又因独特的民族集体记忆呈现出自身的文化形态,延伸了族群记忆的链条,成为本地畲族文化认同的标志性符号。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化保护意识增强,双华"二月二"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以歌会的形式从普通的地方性岁时节日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节日文化发生了变迁。回溯这一历程,我们看到了国家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与民间传统节日的互动,同时我们也应反思非遗语境下节日传承保护的合理路径,从而推动传统节日的可持续发展。
-
多彩端午节展现文化魅力 2020-06-01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此节。对古人而言,“午”通“五”,因此“端午”又常称“瑞五”。随着时代的变迁,瑞午节在民间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逐渐从先秦单一的辞邪活动演变为一种内涵深厚、延续久远、影响广泛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瑞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从非遗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范式转换 2020-06-01
1949年以来,节日研究大部分在断代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的"十大集成"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详细展现,本身就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在其中。"十大集成"在进行过程中,节日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公共话题,并且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越来越深的影响。但在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后,节日研究就处在了"非遗观念"和《意见》的双重约束下,之后中国传统节日研究何去何从,这成为一个问题。
-
云聚乡情 年味暖心 2020-06-01
年画与春联、灯笼与秧歌、剪纸与面塑……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数百项非遗项目与春节有关。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除旧布新的重要时间节点。春节前后,几乎每个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民俗活动,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祝愿。千百年时光荏苒,一项项充满地域风情的年俗,逐渐积淀为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舞龙、杂技、抬阁、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