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 条数据
-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研究——以苏州地区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0-06-0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法定的必要性,我国目前已将1372个项目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本文基于苏州地区的一所高职的实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中的路径。
-
“非遗”语境下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再生刍议 ——以苏州泥塑为例 2020-06-01
在以"一带一路"为引擎、区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如何正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及其文化艺术的承传与重构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以苏州泥塑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梳理非遗产业的脉络,探索传统手工艺与江南水乡文化的逻辑体系,建构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语言和再生之路。
-
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班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0-06-01
江南丝竹是非遗音乐中传承工作进展较为成功的品类,自2006年江南丝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江南丝竹社团也随之逐步完成了规范化和体制化转型。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社团是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载体和传播组织,社团多元且与时俱进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是江南丝竹传承有道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对于我们非遗音乐及其吴地传统音乐社团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姑苏琴韵”主题丝巾创意与设计 2020-06-01
苏州评弹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一带由评话和弹词结合而成的曲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弘扬评弹非遗文化,特设计"姑苏琴韵"为主题评弹系列丝巾产品。本设计提取评弹里的琵琶、小三弦等主要元素,选取茶馆为场景,运用亮色系,构图采用中国方圆式,方正式,多层次结构幅面设计丝巾,达到评弹文化传承和创意结合新产品的目的。
-
浅谈苏州御窑金砖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开发成效和水平有特有的衡量标准,包括影响力与知名度、观赏性与体验性、旅游资源的集合性与互补性等。对照这些标准,苏州御窑金砖旅游价值开发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开发模式过于单一、旅游资源的集合性与互补性效应差、非遗旅游的商业性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未做到深度融合等问题。解决对策包括利用互联网加大线上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全方位深度开发御窑金砖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打造旅游产业链增加御窑金砖旅游附加值、增强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意识。
-
非遗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的探索 ——以苏州民间美术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大批最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动漫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二者的结合能为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注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奥义,同时又能帮助非遗文化进行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传承,是一箭双雕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基于市场开发与非遗保护双重视野下的苏州缂丝手工艺传承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推进,苏州缂丝技艺的传承危机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其代际传承的实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活跃的市场为苏州缂丝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潜在的问题也使缂丝的核心技艺正在流失。文章认为,苏州缂丝作为技艺类的世界级非遗项目,核心任务是文化传承,核心价值是“技”和“艺”的统一。以此为根基的非遗保护学术化与市场行为规范化,可以使苏州缂丝手工艺与市场开发之间形成内向和外向的良性互动,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承发展。
-
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2020-06-01
苏州文化沉淀深厚、表现形式多样,现存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传统技艺、民间音乐等项目众多,而且在民间流传大量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文章提出当地职业院校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信息手段占领舆论阵地,深化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在提高学生技能、文化修养的同时,推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