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5)

共检索到 285 条数据

  • “非遗”融入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研究 2020-06-01

    以五邑地区为例,探讨地方“非遗”与当地高职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融通发展教学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教学实践后发现:五邑地区的“非遗”传承方式单一,当地高职院校的“非遗促教改”缺乏实效性;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组建校内项目工作室、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成立校外“非遗”项目工作坊等途径,革新产品设计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地域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科学融合,不仅有利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能打造专业特色,促进当地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的融通发展。

  • 构建契合非遗语境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非遗”特色教育思考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各高校艺术专业纷纷寻求打破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潮流,在一统化的教育模式下寻求突破点和契合点。云南民族大学设计专业凭借地缘优势,通过将非遗资源引入特色课程、毕业设计和校内文创基地,从而构建起契合非遗传承发展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本土"非遗"保护工作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 凉山彝绣创新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与传承转向设计创新的动态化发展需求下,文章以凉山彝族刺绣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图案的构成、色彩特点,并进行元素挖掘,通过针对彝绣火纹的设计创新,探析从配色变化的角度切入彝绣创新设计并与当下服饰、民俗产品设计共融的可行性。作者认为,凉山彝绣具备从遗产到资源转换的生命力,设计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不断进行设计开发是实现传统文化多样性到现代文化多样性转化的关键。

  • 浅谈包装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共生 ——以谢馥春为例 2020-06-01

    扬州谢馥春香粉制作采用天然材料和传统工艺,极具名族特色,其"香、粉、油"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众多"非遗"技艺一样也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蜕变和重生的严峻考验。本文以谢馥春为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前提探讨包装设计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共生。

  • 新媒体视域下“金陵刻经技艺”的活态化研究与实践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动态传递特点对存储环境、发展条件和历史经验有极高的要求,这一特点直接极大地提高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难度。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设计的提炼与融合,这种传播模式能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以“活态化”的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大众喜爱进而得以传承。论文将研究如何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优势,将金陵刻经的刻本字体进行再设计后投入数字媒体中使用,同时建立起金陵刻经的文创品牌“空本文创”,围绕“可以吃可以玩的字”这一立足点展开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最终配合新媒体渠道将金陵刻经非遗产品进行销售、推广。通过传统的品牌推广效益和新媒体创新设计驱动二者合一的方式解决金陵刻经的“活态化”问题

  • 非遗再设计,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科技迅速发展,信息高速迭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变化,要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势必要结合时代发展,采用创新的形式。创新设计对激活古老的非遗至关重要,融入生活的再设计将赋予非遗产品、非遗技艺、非遗工艺新的活力。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遗走进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非遗

  • 非遗视角下的桂剧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0-06-01

    桂剧属于我国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浓烈的民族风情,是广西人民生活方式的缩影。文章在非遗视角下,对桂剧文化符号元素进行视觉化提炼重构,提出多种现代设计方法融入到桂剧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中,使产品不仅满足当代人的文化审美需求与使用需求,也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从而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桂剧文创品牌。这既为文创产品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也是对桂剧传统文化的拓展性开发与现代转型的探索。

  • 基于河北剪纸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2020-06-01

    河北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本土特定的文化背景及风格艺术形式,其传承更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具有多重社会价值。本文旨在对河北剪纸特点、技艺和内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将其融入与现代人生活相关的各类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方法,使其能与现代创意互动结合,探究一条在当代实现剪纸非遗传承、转化与创新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