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17)

共检索到 117 条数据

  • 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 2020-06-01

    本文以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为思想基点,从表演艺术类遗产入手,由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三部分内容进行剖析,探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如何通过课程衔接、可持续性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寻找新的途径,为表演类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寻找对策,并提出方法建议.此外,本文从探讨非遗教育在新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再次强调了非物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保护非遗文化 传承民族经典 ——江苏省非遗文化“盾牌舞”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不仅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而且是培育在校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盾牌舞",宜兴市钮家小学秉承"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突破盾牌舞进校园的配乐问题、盾牌舞儿童化的问题和盾牌舞校本化的问题,编撰了盾牌舞教材、组建了盾牌舞队、排练了盾牌操。非遗文化盾牌舞进校园的实践和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应,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同和赞誉。

  • 高职现代职教课程《民艺鉴赏与制作》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间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基于此,课题立足高职院校,以非遗名录中的齐鲁民间艺术课程开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现代职教课程平台《民艺鉴赏与制作》,通过现代职教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将齐鲁地区优秀非遗、民艺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数字化网络课程,促进齐鲁非遗、民间艺术与高职教育、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让高职院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助力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 非遗视角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现阶段,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的重视力度。在现有的高校艺术学校在开展设计类课程的时候,要全面的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情况。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课堂而言,要转换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引进新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艺术学习期间,明确感受到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在本文中,重点研究了非遗视角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 高职院校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新型景泰蓝掐丝工艺画"的实践与探索 2020-06-01

    随着国际社会对人类非遗文化的重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日益凸显出其紧迫性,高校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非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探索出对传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方法、策略以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翼城花鼓在山西舞蹈教学中发展性探究 2020-06-01

    山西翼城花鼓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一,在晋南大地的民俗民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翼城花鼓的传承问题却十分的严峻。以传承与发展翼城花鼓这一“非遗”文化为研究的目的,提出将翼城花鼓引入民间舞课程体系中的方法。通过调查、资料查找和文献查阅对翼城花鼓的文化价值和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结合对民间舞课程体系现状的分析,总结这一方法的意义与可行性。

  • 非遗项目驱动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 2020-06-01

    文章阐述项目驱动的内涵及其对设计教育的重要影响,结合案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驱动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背景、过程、目标,总结该案例的创新点,认为由非遗项目引导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能够站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以文化自信为目标,将设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非遗的基本特征充分融合,从理念和方法上给予当下设计教育以重要启示。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幼儿园 金州龙舞:地方园本课程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金州龙舞是辽宁金州的传统民俗舞蹈,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金州龙舞及其手工制作技艺,以其独特的制作材料和复杂的制作方法彰显了几代龙舞艺人的智慧,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2005年,金州龙舞入选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入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