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5 条数据
-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传承 2020-06-01
蜡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蜡染属于民间美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技艺的传承离不开实践。将蜡染技艺引入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宽蜡染艺术的传承路径,激发“非遗”文化的生命活力。
-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探索 ——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 2020-06-01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措施。生产性保护能够兼顾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传承,与产业化项目创新开发、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促进非遗合理、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塑造区域性、特色化知名文化品牌,促进区域非遗影响力的扩大和传播效应的增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徐州"曹氏香包"为例,立足实践,紧密结合区域非遗现状,探索徐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相关对策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的法治规范与路径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指的是依据相关规定与法律程序,代表性传承人不再享有该称号的一种法律行为。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是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既是推进相关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判断制度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
试论传统再造的范型与非遗保护的民生路径 2020-06-01
一、“传统”的含义与非遗保护的再造特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非遗”)这个中国百姓比较陌生的专业术语,“传统”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在平民心目中非遗都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
开拓职业院校“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 2020-06-01
2015年获批成立的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孙蕊工作室,是我省职业学校中第一个工艺美术专业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为着力点,探索职业院校"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引领职校学生传承、发扬传统手工艺,发掘地方文化,以"用手去思考"为教学理念,驱动教学和科研的组织与实施,以传统手工艺"院校活态传承"强化行动力,助力中职艺术生的职业成长。
-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大会在黄山市召开 2020-06-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讲好新时代的中国非遗故事,探讨新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利用和创新路径,11月19日,2020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大会在黄山市召开。全国政协常委白庚胜,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传承路径研究——以兰州市高校为例 2020-06-01
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甘肃地方高校具有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模式,在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甘肃地方高校浓厚的地方底蕴能够为本土非遗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