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

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泛娱乐文化生态视角下非遗IP版权运营策略探究 2020-06-01

    泛娱乐是互联网时代的跨领域、多平台消费经济生态圈,核心是IP的形塑与延伸。在泛娱乐文化生态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IP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非遗IP版权运营不失为非遗传统文化当代保护、传承和活力激发的有效路径。本文总结了非遗IP版权在出版与乡土教育领域横向延伸和纵向跨界的运营现状,并对泛娱乐运营的趋势进行研判,探讨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非遗IP垂直领域深耕不足、“头部资源”品牌效应甚微和IP联动发展的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提出当前若干版权运营优化策略。

  • 羌族草编非遗文化抖音短视频传播策略探究 2020-06-01

    2015年,绵阳羌族草编被纳入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非遗文化传播上仍存在缺乏官方信息渠道、传播效果式微等问题。拥有庞大流量市场的抖音或将成为羌族草编开拓融媒体传播新形势、提升传播效果的主战场。本研究通过解构抖音短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话题榜议程设置的数据密码,尝试为绵阳北川羌族非遗草编文化融媒体传播提供策略。

  • 关于构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的研究——以徽州雕刻技艺APP开发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人文积淀下的文化的产物。目前申报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还是有部分民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对非遗文化认知还停留在相对浅薄的层次,这种情况多半与宣传、教育等因素有关,加强教育是植入途径的重中之重。为此,从构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研究出发,以徽州雕刻技艺为例,提出网络平台横向发展和竖向传播的途径和方法,给以后的网络实际APP的运营提供理论支撑。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非遗跨境电商推广与运营模式研究——以道明竹编为例 2020-06-01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都应突破既有模式,走自主创新之路,而非单纯依靠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扶持。本文以四川道明竹编为例,通过论述道明竹编的发展现状,对影响道明竹编对外推广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构建四川非遗跨境电商推广与运营模式的新思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推广。

  • 非遗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传播与运营策略研究 ——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结晶。进入数字时代,短视频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信息获取和娱乐平台,探索短视频平台对非遗项目传播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本文以抖音平台及其在2019年4月提出的“非遗合伙人”计划为案例,浅析了该平台在非遗传承方面的现有表现、传播模式,并以4I原则分析了平台的运营策略。

  • 非遗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传播与运营策略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结晶.进入数字时代,短视频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信息获取和娱乐平台,探索短视频平台对非遗项目传播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本文以抖音平台及其在2019年4月提出的"非遗合伙人"计划为案例,浅析了该平台在非遗传承方面的现有表现、传播模式,并以4I原则分析了平台的运营策略

  • 非遗馆运营实践探析——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伴随着“非遗热”,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非遗馆应运而生,这其中既有像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这样的单项专题馆,也有像南京市非遗馆那样设立在古建筑(甘熙故居)中的地域专题馆,而南京博物院非遗馆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在省级博物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南博二期“一院六馆”之一,于2013年11月6日向公众开放。5年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展示的项目不仅覆盖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还引进了其他省市的特色项目,采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