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41 条数据
-
修水宁红茶茶旅融合发展路径 2020-06-01
茶文化与旅游两者结合,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契机,也是非遗传承的巨大挑战。文章结合非遗传承理论,在修水宁红茶茶旅游融合的现状及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非遗传承人机制、非遗传承人机构以及专家与传承人的深度融合等对策。
-
探讨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瑰宝,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打破了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在本文中将介绍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并探讨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的措施,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
-
青出于蓝: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二代传承人吴灵姝 2020-06-01
蓝印花布色彩清新、图案吉祥、结实经用,曾经“衣被天下”。在现代化过程中,因机械替代与市场萎缩,技艺进入濒危状态。2006年,在吴元新的长期努力下,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失落的技艺得以复兴。如今接力棒传到了年轻一代的吴灵姝手中,她面临新的时代格局与社会要求,对非遗传承有自己的理解与尝试。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吴灵姝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及对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理解。
-
广东“非遗”传承与创新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06-01
广东“非遗”舞蹈资源丰富,本地高等院校采用“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舞台、兴于社会”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研究基地(“三基地”),改革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三育人”,拓展社会舞蹈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加大舞蹈教育为服务社会的力度。最终构建“非遗”舞蹈传承与创新性舞蹈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
传承教育语境下的非遗数字化传播探索 ——以南京云锦为例 202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学校进行非遗教育的义务,非遗传播与传承的对象更加明确,非遗保护得到了制度化保障。我国的非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制度、缺师资、缺教材,建立系统化的非遗教育任重而道远。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正逐渐从非遗外在的技术手段向非遗内在生命力转化,对非遗保护进程与非遗文化形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一代对于数字化具有天然的接受度,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新颖形式与传播特性,可为非遗教育的有序推进扩展思路。
-
非遗传统工艺传承突破的应变整合机制 2020-06-01
非遗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非遗传统工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传统工艺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变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众的消费需求,最终实现永续传承。
-
浙江海宁盐官非遗小镇空间营造设计研究* 2020-06-01
盐官古镇 2015 年浙江省第三批非遗特色小镇,也是著名的观潮胜地。针对盐官景区整体规划中的景点散、区域不平衡,景观层次不足等几个问题,应采取从整体布局的方式明确古镇文化特点,围绕潮文化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继承,从古镇规划、街道、河流、建筑、景观、文化小品等出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进行活化与原生居民文化空间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可持续非遗小镇建设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古镇非遗文化,将传统文化可以展现在小镇的各个角落,让游客体验“娱、游、乐、育”多方位的体验。
-
基于文化自信的非遗与文创研究综述 2020-06-01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各领域角度参与进非遗与创新的讨论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大拓展了我国非遗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但是,由于少有学者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致使非遗现阶段传承与创新开发的规划模式,以及各学科参与非遗与创新研究的侧重点未能系统化呈现。基于此,应当首先梳理非遗及其传承创新工作的诞生起源;其次从"原生态"和"活态"这两条非遗传承研究思路出发,重点对我国非遗保护和开发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非遗的刻录保存和融汇创新两者并行不悖;最终探索出只有坚持走"守真+创新"的非遗传承开发模式,才能更好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创新非遗表现形式,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