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 条数据
-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2020-06-01
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思想汇集之下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在我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对现代专业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之间所产生的沟通和连接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姿态,但是这很大程度地冲击着我国传统音乐,并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没落的现象。可是,传统音乐不仅仅是我国文化思想的结晶,更是时代发展之下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现代专业音乐的结合势在必行,采取有效的措施
-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2020-06-01
高校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承本土非物质遗产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造就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引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融入现代思想,使其长久流传下去。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阐释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非遗三灶民歌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探索——以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0-06-01
三灶民歌承载了当地近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类型丰富,是珠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民间艺术濒临消亡、亟待抢救的情况下,三灶民歌与高职艺术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相融合,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内容等手段,使三灶民歌重新焕发生机,这既丰富了地方高职艺术教育的知识结构,也创新发展了这一独特的非遗项目。
-
高安采茶戏传承方式比较研究 2021-08-26
高安采茶戏传承方式比较研究
-
音乐非遗进课堂与文化自信的提升 ——音乐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2020-06-01
连云港师专依托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和实践传承基地,通过在非遗+、"非遗课程"建设+、"非遗文化"运行机制+、结构化教学团队+、实践养成活动+、非遗学生社团+线上线下齐联动推广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构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音乐教育双平台融合的模式。以"六位一体"的非遗教育传承活动,实现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知行合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增强全市青少年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建设性意义。
-
曲艺类非遗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价值探析 ——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 2020-06-01
在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新形势推动下,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为例,结合曲艺类非遗的特质,从文化传承、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共享四个方面,可较全面地了解曲艺类非遗在独立建制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价值。在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多能一专”发展的同时,应注重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推广工作。
-
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探究 2020-06-01
非遗音乐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非遗音乐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出实现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方法。
-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思考 2020-06-01
在每个民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其文化瑰宝,是我国人民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有深刻的精神价值和历史积淀,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大多是家族传承掌握着这技巧,通过单一化的一对一传播方式实现传承。高校音乐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培养音乐人才,依旧一定社会需求,为了很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做到音乐文化教育和其项目的有机融合,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特色创新,也实现非遗的传承及发展。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高校音乐教育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首先指出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结合阻碍其发展传承的因素,鲜明提出高校应尽的教育传承使命,从此详细的给出音乐类“非遗”受到高校的保护作用,以及理念践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