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7 条数据
-
宜春新增32项市级非遗项目 2021-11-09
宜春新增32项市级非遗项目
-
宜春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宜丰金银错”走进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15
宜春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宜丰金银错”走进南京艺术学院
-
注意!宜春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开始申报啦! 2020-12-05
宜春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始申报
-
融非遗文化创新的校服设计项目教学及产业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融非遗文化创新的校服设计项目教学,通过挖掘、研究和传承、创新优秀的非遗文化,应用于校服设计、研发及生产中,赋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提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燕赵音乐类非遗项目在青少年文化自信构建中的应用与传承 2020-06-01
少年强则中国强,构建青少年文化自信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对此,燕赵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基于此,首先对燕赵音乐类非遗项目的概况以及传承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继而从以全面整理为前提、以文化发掘为关键、以系统应用为重点三个角度讨论了燕赵音乐类非遗项目在青少年文化自信构建中的应用,并就如何传承燕赵音乐类非遗项目提出了对策。
-
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语用实践研究 2020-06-01
民俗类非遗文化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域化、地方化的文化特色。翻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之一,可以助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在顺应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提出了动态顺应目的语语言、目的语文化和动态顺应民俗文化翻译的语用目的相结合的英译原则。这一原则既有助于在译文中保留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能使译文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保护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目前主要总结为抢救性、生产性和整体性,以及数字化和法制化保护几种。生活化保护的提出是相对于生产性保护方式而言,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表现形式在所依附的文化空间中,由持有主体基于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自发与自觉的保护,以及传承客体对非遗项目了解认知后的认同与传承。生活化保护既是非遗项目传承主体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也是其表现形式或成果反馈并作用于相关社区、群体以及个人日常生活的过程。
-
“中国杭州非遗保护项目巡展”在美开展 2020-06-01
近日,“韵味杭州——中国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巡展”在美国开展,来自杭州市的8位非遗传人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杭州的历史底蕴与传统文化。此次赴美展示的项目包括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和2个市级非遗项目。杭州刺绣、王星记扇、江南丝竹、富阳纸伞、富阳竹纸、杭州黄杨木雕、杭州雕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