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0)

共检索到 60 条数据

  • 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 2020-06-01

    二十一世纪是生产力迅速提高的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已经掀起了一场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拥有完整灿烂历史文明的国家,不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具有数量庞大、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极具魅力、具有重要考察价值的优秀文化资源。现阶段,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出台了诸多有利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政策,大力支持非遗发展。艺术类高职学校因其特殊性,更应该在非遗传承和创新活动中发挥长处,为非遗保护贡献力量。鉴于以上所述,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以艺术类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对二者进行了简要的探索和分析,并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改革思路,以供相关人士进行探讨和交流。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以潮阳英歌为例 2020-06-01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开始引进和推行相关的"非遗"文化课程内容,力求展现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综合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为例,尝试性地为"非遗"文化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整理及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艺术与遗产,这些遗产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相关的特征之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很好的促进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更能让现代设计工作变得更加富有趣味化和文化感。然而目前很多地区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到位,特别是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很多院校教师没有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元素于高职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无法真正进入到高职院校之中,更无法将其本身的价值体现在教学之上。因此,如何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料总结,将其运用到高职美术教学之中是当今高职美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 浅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与可能 ——以定窑为例 2020-06-01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民窑之一,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面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窘境,必须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艺术人才.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定窑非遗项目为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内容、方法、手段等,探究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 浅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与可能 ——以定窑为例 2020-06-01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民窑之一,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面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窘境,必须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艺术人才。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定窑非遗项目为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内容、方法、手段等,探究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 将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 2020-06-01

    随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本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如何将石家庄非遗文化融入英语课程中,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对外传播。

  • 道明竹编艺术融入本土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探究 2020-06-01

    道明竹编作为崇州本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道明竹编民间艺术融入本土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基础课程中,立足教育层面,利用本土高职院校的优势,突破传统"非遗进校园"的体验式宣传,把地方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探索一条更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传承创新之路,有着极高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引入了竹编民间技艺的公共艺术基础课程不仅具备了其艺术实践意义与文化价值内涵、弘扬传统民间艺术,还能通过工作室的搭建创造经济价值,扩宽学生就业渠道,使得课堂形式更为多样,课程内容更具特色;另一方面,道明竹编在产品的开发上亟待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为道明竹编注入新的血液,让传统竹编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增强西部文创能力,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贡献力量。

  • 地方高职院校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初探——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6-0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又有其特殊的教育特点。地方高职院校有责任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当地音乐类非遗的重任,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自身特点正确利用自身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克服存在的困难,与本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结合。本文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