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

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传承乡土文化增添音乐教学魅力 2020-06-01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在商南县,地方艺术品种繁多,有儿歌、花鼓子、山歌、小调、号子等。其中商南民歌已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更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埋下爱乡爱国思想的种子。

  • 让幼儿在课堂中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 2020-06-01

    如何将新颖、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地融入幼儿课堂教学,让"非遗"这一种活态文化保护实现从幼儿抓起,已经成为校园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补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短板"的一项有益尝试。笔者就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实践案例等浅谈如何让非遗传承进幼儿课堂。

  • 奇妙芯子艺术在章丘 2020-06-01

    章丘芯子是一种集“杂技之惊险、秧歌之情韵、舞蹈之美感”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有270多年历史。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属于章丘芯子队的表演时刻。成年演员抬着铁制的“芯子架”串起花步,芯童站于其上,扮演各种角色,或舞动,或倒立,或翻跟头,既惊险又优美,让围观市民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 多彩端午节展现文化魅力 2020-06-01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此节。对古人而言,“午”通“五”,因此“端午”又常称“瑞五”。随着时代的变迁,瑞午节在民间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逐渐从先秦单一的辞邪活动演变为一种内涵深厚、延续久远、影响广泛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瑞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