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新闻(165)
分类筛选新闻(44)
非遗地图(25)
视频(11)
非遗项目(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非遗资讯(119)
非遗名录(53)
学术交流(28)
非遗地图(25)
映像非遗(11)
政策法规(11)
非遗产品(7)

共检索到 6603 条数据

  • 雄安非遗探寻 看见匠心之美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有民族最珍贵的DNA是最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生态传统文化雄安非遗丰富而厚重从传统音乐到传统技艺、民俗等涵盖十大品类二百多个项目有雄县古乐、圈头音乐会、鹰爪翻子拳芦苇画、王派西河大鼓雄州黑陶、荷叶茶、舞狮、踩高跷……它们星罗棋布遇见雄安非遗,看见匠心之美

  • 青瓷工艺专业跨学科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0-06-01

    中国陶瓷之父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是祖先留给今人宝贵的文化瑰宝。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捧回"人类非遗"证书,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进入21世纪,青瓷等工艺品因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工艺的独特和造型品质的完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推崇。浙江省龙泉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龙泉青瓷龙泉宝剑经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思想,提出打造"百亿产业"目标,一手弘扬剑瓷文化,一手培育剑瓷产业,全力推进"人才立剑瓷、品牌树剑瓷、科技强剑瓷、文创兴剑瓷、旅游促剑瓷、市场壮剑瓷"的工作举措。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杨家埠年画为例 2020-06-01

    山东省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极具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是传统文化艺术之乡,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就当前来看,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还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对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 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家庭传承模式特点和意义 2020-06-01

    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苗侗群众的智慧,经家庭、族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播和传承,从而形成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文化类别和传统传承模式特点,要想让这些苗侗非遗永久传承,就要求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在掌握其生产流程、制作工艺上,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注入新元素、形式、手法等等,确保在苗侗家庭中世代传承下去。家庭传承对维护苗侗民族文化的持续性和鼓励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非遗保护传承初探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完整,就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须。在我们的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大局下,在全球文化加速文化碰撞与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我国各级文化不骂你和文化工作这的重要职责。本文就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职能、特点,以及对国家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和问题加以阐述,说明非遗活态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 3700多项活动点燃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0-06-01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产日定在6月9日,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届时,全国将有包括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在内的3700多项活动同步展开,远超去年规模。广州作为主场城市,围绕“海上丝路”将展开多项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主场活动是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几点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 浅析当代文化馆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得到各级文化机构的重视,其宣传、保护方式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非遗”的多元现状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本文围绕文化馆在当前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劣势,摸索宣传、保护“非遗”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