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共检索到 6603 条数据
- 
              
葛渔城·重阁会 2020-06-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渔城重阁会在201 7年12月29日晚亮相国家大剧院,参加了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献上节日的祝福。荣景玉: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现年40岁,廊坊市葛渔城重阁会会长,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廊坊市景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河北省授予葛渔城重阁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2008年中宣部再次命名葛渔城重阁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 
              
流动的文化 2020-06-01
6月9日至13日,由北京市文化局牽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化厅(局)共同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成功主办了“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本次大展主办方还首次联合公布《大运河文化带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共计161项,展示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协同保护的新成果。 本次展览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是目前国内首次举办的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同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专题展览。
 - 
              
非遗里的滕州故事 2020-06-01
鲁班传说、奚仲造车传说、柳琴戏、大洪拳、滕县松枝鸟、张汪竹木玩具制作技艺、木版年画、生氏正骨术……这些,都是滕州留给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历史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讲述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寄托的是情怀。作为古时『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滕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通过这些非遗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金龙调研福建非遗 2020-06-01
2018年11月1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金龙在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的陪同下,参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在了解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后,郭金龙逐项观看了福建非遗精品展示、德化陶瓷艺术精品展、福建农民漆画实验班成果展及非遗动态展演。郭金龙同志对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示赞赏,对我省依托古民居进行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和弘扬,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非遗互动式传播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
 - 
              
“锦绣中华”当非遗遇见时尚 2020-06-01
踏着湘西原生态苗族古歌的旋律,身着“并蒂莲花”“蝴蝶探花”“百鸟朝凤”等传统苗绣纹样服饰的中外模特们在北京皇家府邸、古宅大院的“百年T台上”,为人们呈现出一场非遗服饰精品的饕餮盛宴。 中国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纺、染、织、绣、印的独特技艺,为今天的纺织服装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作为极具中国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经过三年的培育,已然成为恭王府博物馆在非遺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而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承担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工作职能,在中华传统技艺的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了展与研相结合的新思路。
 - 
              
地方非遗研究的重要收获——评谢中元著作《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佛山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一个出现了十多年的概念,但从学术角度说,非遗依然是一项很年轻的课题.一方面是因为学术界对非遗问题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较短的过程和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非遗问题的学术探讨相对于非遗保护的实践来说相对比较滞后.非遗理论研究的滞后与不深入势必无法去推动、促进实践层面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导致实践层面的诸多问题出现;同时,实践层面的问题——包括经验、教训等等,又无法及时地进入学术层面加以分析、研究,导致理论层面始终处于相对低端的阶段.及时而深入地进行非遗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 
              
论辽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历史自发性——以松花石制砚为例 2020-06-01
辽河流域是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地区。辽宁作为满清的发祥地,有关满族的非遗文化多种多样,辽河流域砚文化为历史变迁发展中凝就而成的独特文化,因为松花石制砚不仅有着元明时期制砚历史,更体现了辽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历史自发性文化自觉。应看到辽河流域非遗文化更悠久的历史,越过满清的历史局限,去探寻宋明时期甚至辽金唐时期的文化基因,寻找辽河流域非遗文化更悠久的中华民族之根。
 - 
              
赣榆“肘鼓子”及其传承人 2020-06-01
赣榆地方戏曲"肘鼓子"终于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这对于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来说,是一种安慰。要知道,由"肘鼓子"演变而来的胶州茂腔,早在2006年初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誉为"胶东之花"。连著名作家莫言都感慨故乡高密的茂腔令他魂牵梦绕,是个"拴老婆橛子戏"。其实这个"茂腔"也是"肘鼓子"的一种。当然,与其说"茂腔"是一种"肘鼓子",倒不如说"肘鼓子"才是"茂腔"的鼻祖,因为在苏鲁两省交界地区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都是由"肘鼓子"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