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共检索到 6603 条数据
-
2018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亮点纷呈 2020-06-01
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影视产业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北京钟山紫晶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2018首届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于1月31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盛大举行。
-
由隐到显 由众到精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特有资源和文化宝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遗传承受到巨大冲击,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区域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为己任,分别于2003年、2010年开设青瓷工艺专业和刀剑工艺专业。在此基础上,学校抓住产业与行业特点,着眼于“非遗”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发挥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的优势,由隐到显、由众到精,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金字塔型学徒制模式,打造了浙江省中职学徒制人才企专家,完成课程体系的专业论证。
-
非遗项目庄河剪纸的传承保护及未来发展 2020-06-01
该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河剪纸为例,探讨民间剪纸艺术文化活态传承中的价值。通过研究,了解其保护、发展现状和文化内涵,探讨如何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适应当今社会地域性和时代性文化经济的发展。
-
中国非遗博览会 亮点纷呈 2020-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入21世纪,我们对传统文化和精神脉络的复兴与挖掘、传承与弘扬充满渴望。由是,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历经千
-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2020-06-01
中国在2006年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贯穿在人类社会历史历程当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社会和旅游价值,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并且在变化发展中孕育出了新的内涵和智慧,同时赋予了新的含义.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智慧文明、生活文明的映照.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变化,世界越来越变成地球村的情况众所周知.这种变化反而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非常巨大地冲击.本文旨在对新型媒体技术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探讨,为之提供一些参考.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一行在福建调研 2020-06-01
2018年11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一行在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守钦等的陪同下,参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陈晓光副主席一行观看了福建非遗精品展、福建德化陶瓷艺术精品展非遗动态展演。陈晓光副主席对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及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均表示赞赏。
-
博物馆天然适合非遗文创产品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处在"活态"的发展变化之中,生生不息。但是,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是非遗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和著名的旅游文化城市,拥有二十余项各级非遗项目。然而开封市的非遗发展却一直没能收到很好的成效,这与其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开发不得法都有脱不开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的火热发展给我们发
-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实然和使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现代进程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流变,非遗文化的现实保护发展状况与理想保护设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山石刻”也面临着继承人范围小,政府保护不到位,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本文旨在运用实地调研法、书面调查法及文献研究法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石刻”进行调研,以试图呈现与应然状态有所不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然现状,找出导致这一传统艺术发展瓶颈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我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