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新闻(165)
分类筛选新闻(44)
非遗地图(25)
视频(11)
非遗项目(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非遗资讯(119)
非遗名录(53)
学术交流(28)
非遗地图(25)
映像非遗(11)
政策法规(11)
非遗产品(7)

共检索到 6603 条数据

  • 新型城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之我见 2020-06-01

    以往的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冲击,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强调文化视角,增加人文关怀。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对新型城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中,应当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让两者并行,使非遗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目标。

  • 新型城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之我见 2020-06-01

    以往的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冲击,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强调文化视角,增加人文关怀.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对新型城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中,应当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让两者并行,使非遗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目标.

  • 非遗传承谱写新章匠心延续文化命脉 2020-06-01

    2017年11月18日下午,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以下简称非遗学院)揭牌仪式在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隆重拉开帷幕。江苏省及南京市宣传、教育、文化、文联等相关部门和处室的分管领导,以及国家、省、市级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非遗大师代表、南京“非遗”政校行企研职业教育联盟(集团)代表、建邺区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南京多所职业学校的校长、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师生代表和媒体代表4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 创意活化非遗 2020-06-01

    東莞市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0项,资源丰富却又分散,且大部分是作坊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的生产销售形式单一、渠道窄,无论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艺还是其产品,对外宣传的途径少,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一系列的问题鞭策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不断思考要以何种形式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促进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绝活”得以展示并保障销售。

  • 图片新闻 2020-06-01

    本报讯 6 月9日,济南市长清区文广新局(旅游局)、长清区博物馆联合举办非遗进校园走进乐天小学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行现场展演,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了长清剪纸、双泉糖画制作技艺、长清寿杖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此次活動,让同学们从小培养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今后传承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 非遗·美好生活 2020-06-01

    2018年11月2日,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本届“文博会”的重点展览之一,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美好生活——福建省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专题展”精彩亮相。此次展览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集中展示了我省首批25家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的非遗项目作品及其文创产品,旨在充分发挥重点单位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

  • 设计人类学视野下的非遗展陈要素关系辨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做好这些优秀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这个时代赋予人民的共同责任.目前,时代的进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给非遗保护带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文化多元化和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美化,也不是简单的装饰、布景,它牵涉到诸如社会的、人文的、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等诸多学科领域,犹如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有其生存的法则和生存要素.论文在设计人类学视野下,基于非遗项目本身的独特性,探讨非遗展陈四要素,并以实践应用为目标,建构起适应非遗"活态展陈" 理念,最终将非遗内容进行全面的、完整的展示和还原,保证项目能够持久保护和传承下去.

  • 非遗教育课程化才有生命力 2020-06-01

    近日,北京市称,将非遗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在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崇洋媚外现象乱相环生,导致一些标志性的中华非物质遗产备受冷落,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面临传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