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马知遥,刘垚瑶,马道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布老虎艺术主要存在于中国的北方,通过对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甘肃等五省布老虎艺术近8年时间的田野调查,我们获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布老虎这种流传千年以上的虎文化崇拜的文化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八年来我们采访过的布老虎艺人大多还健在,但她们各自生存状况不同,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喜有忧。喜的是一些艺人已经通过农户加企业的方式将布老虎艺术发扬光大,并带动一方村民致富;忧的是一部分艺人一味创新,改变了当地布老虎的特点,模糊了非遗和创意产品的关系,一部分艺人因为找不到徒弟面临手艺失传的危机。
-
“非遗”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张冬满,刘思萍,黄俊华,郑士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承载着诸多的优秀思想道德,探索将"非遗"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民族观念,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
作者: 黄昭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文章介绍了在广西“创特”战略下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概况;分析了当前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探索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制定扶持政策,确保足够资金;转变民众观念,制定传承规划;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健全管理机制,有效保护资源;深入挖掘资源内涵,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
作者: 向娅华,雷友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探索苗侗非遗主题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提出苗侗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思路,其中包括设计思路、创新方法和推广路径。将非物质文化主题元素植入至日常的产品中,使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互交融,从而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垄断性品牌,最终实现将苗族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标。论文所用方法为通过对凯里苗侗非遗主题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了解,并尽量找到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和传承苗侗非遗主题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得出论文的结论:首先,对苗侗非遗视觉元素的形态进行拆分重组,使文创产品具有互动性。其次,拓展了文创产品的使用功能,尽量融入现代设计,现代市场和现代生活,重点突出生活性、传承性、互动性,并寻找合适的材质巧妙的对其进行搭配,满足人的功能需求、心理需求、数字化需求。最后,论文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和推广建议,以期让苗侗非遗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
作者: 段宝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历经五千年岁月沉淀的民间传统艺术,作为当今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政府"非遗"之风的影响下,其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下社会的热点。南京白局作为南京地区古老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局新闻腔作为过去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不仅是白局艺术重要的构成环节,而且是当下南京白局传承发展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南京白局新闻腔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
-
作者: 张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山西翼城花鼓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一,在晋南大地的民俗民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翼城花鼓的传承问题却十分的严峻。以传承与发展翼城花鼓这一“非遗”文化为研究的目的,提出将翼城花鼓引入民间舞课程体系中的方法。通过调查、资料查找和文献查阅对翼城花鼓的文化价值和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结合对民间舞课程体系现状的分析,总结这一方法的意义与可行性。
-
作者: 牟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民间戏曲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湖南先后有多项戏曲艺术先后入选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史料的梳理、演剧形态的分析,对湖南民间戏曲的生存境遇进行分析,由此展开保护、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