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余金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从新媒体视角出发,以徐州市为例,详细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内在原因,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文化语境变迁,非遗保护现状面临困境,文化传承后继乏力。本文认为可基于“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和发展途径,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和推广;并提出利用新媒体技术能极大激发非遗传统文化保护的内生动力,实现非遗文化在生产性保护中的活态传承,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非遗的生存和文化空间。
-
作者: 季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无形的财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大幅度提高。文章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作了合理的论述,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非遗保护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提出了加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良好建议。
-
作者: 刘杰,谈元媛,刘培峰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作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和地域特色文化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人们较多的重视和关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绒花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之一,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传承人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深度探究了南京非遗绒花现状及其困境的成因。
-
从“遗产”到“资源”:辽河口“渔雁文化”的承续动力与意义重构
作者: 江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渔雁是辽河入海口区域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生计群体,其口承叙事已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渔雁生计之路在辽河口的开凿,成就了一个文化与文明的特殊通道,使该区域沉积了异于其他生计文化的文明累层。渔雁文化内隐的实践理性与资源潜能,在"非遗后"被逐步认知和开掘,在区域社会的发展中显现出积极的动能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对这一古老文化传统重新审视,剖析其绵延至今的承续动力,解析其从"遗产"到"资源"的实践过程,对于当下我国乡村振兴中认知、开掘传统文化遗产的"杠杆"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化与拓展,无疑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
作者: 朱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和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校园青少年这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将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今后传承做好铺垫,所以通过"非遗"舞蹈《高跷赶犟驴》走入校园,以中小学生为授课对象展开了课例探究,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非遗知识,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让非遗在他们心中扎根,让他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