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邢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立足对剔墨纱灯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特征、制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微观考察,总结无为剔墨纱灯衰落的原因的同时探讨振兴的方案。并结合高校资源,提出校企合作、邀请传承人坐堂讲学、建立纱灯实训基地等方案,从设计策略、分工协作、文化体验、实践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达到挽救剔墨纱灯这一安徽非遗的保护,并拓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
作者: 朱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和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校园青少年这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将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今后传承做好铺垫,所以通过“非遗”舞蹈《高跷赶犟驴》走入校园,以中小学生为授课对象展开了课例探究,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非遗知识,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让非遗在他们心中扎根,让他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发展。
-
作者: 胡晓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地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成为非遗管理中的短板。当前,在文化扶贫政策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逐步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而当前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也为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鉴于此,本文从文化扶贫角度入手,结合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
作者: 姚远,褚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为了进一步做好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按政策—资金—知识产权—标准—技术的顺序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州窑的数字化保护进行了一番梳理,结合近年来各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得失经验发现以下问题:政府指挥协调工作有待加强;资金筹措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标准化建设的缺失;技术手段选择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合理筹措使用资金;推进知识产权法规的完善,确保各方合法利益;建立合理高效的标准化体系;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手段。
-
作者: 颉洁,李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甘肃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充分发挥"旅游+体育"产业的联动作用;积极探索甘肃当前体育非遗资源旅游化生存模式,旨在有效促进甘肃体育非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进甘肃省"旅游+体育"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
作者: 曹明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扬州谢馥春香粉制作采用天然材料和传统工艺,极具名族特色,其"香、粉、油"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众多"非遗"技艺一样也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蜕变和重生的严峻考验。本文以谢馥春为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前提探讨包装设计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共生。
-
作者: 杨振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纸织画,又名永春纸织画,2011年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应如何开展对非遗类藏品的保护,笔者借以对馆藏纸织画的梳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分类对博物馆与非遗类藏品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思考。希望对于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