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王林凤,曹迪,张扬,李光凯,刘莹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情况的宣传,致力于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应当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营销模式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非遗资源,拓宽非遗传播渠道,让非遗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国家祀典类非遗的传承现状、问题与发展——以2018年陕西黄帝陵祭典为例
作者: 贺少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黄帝陵祭典 国家祀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社区参与
描述: 作为国家祀典类非遗的重要代表,陕西黄帝陵祭典从祖先祭祀仪式演变为象征民族精神的现代公祭,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帝陵祭典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在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促进族群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非遗保护角度来说,其仍存在着项目管理机制不顺、社区参与不足等问题。本文建议理顺非遗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学术支持,尊重社区差异性,提高民众参与度,以改善民生和服务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将当代国家祀典类非遗改造成官民同庆、普天共庆的公共性仪式。
-
作者: 张莹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观赏性的实用艺术,通过历代匠人的不断传承,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满族民间刺绣、民间剪纸、玉雕、葫芦雕、羽毛画等。将沈阳丰富的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能够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一、沈阳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文创产品是指创意人依靠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功能性与
-
基于GIS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以江西省为例
作者: 查学敏,谢奉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为了解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更好地发展江西省文化旅游,本文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76个县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遗产资源、聚落与景区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个地区的潜力指数,最后基于Arc GIS对潜力等级进行可视化表达分析。结论表明:从宏观层面来讲,江西省非物质遗产旅游潜力集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以市区为高潜力中心向周边县域辐射;从微观层面来说,南昌市区、景德镇市区、九江市区、宜春市区、吉安市区、赣州市区、进贤县和婺源县的非遗旅游发展潜力最高,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
作者: 杨丽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逐渐在小学美术中应用实践,将非遗教学有效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有助于孩子们对传统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学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 细分析,并对非遗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实践进行仔细探究。
-
非遗进校园 断层中衔接需持续拓展与普及,长期打磨才能“手艺到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省市级、再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通过审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
-
作者: 赵恢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针对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的问题,结合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进行了思考,从政府、学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三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改进措施,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