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对非遗传承教育的探索——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

    作者: 赛娜,娜日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院校 教育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映射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的根源,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作为地区国民教育的平台,担负着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以非遗特色教育建构为例,概述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对蒙古族非遗传承所做的有益探索。

  • 浅析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作者: 汤佳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逐渐被大家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被民众所关注,但由于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宣传形式比较局限,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处于碎片化认知之中,本文主要是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探究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通过数字影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子档案。

  • 两个省级鄂伦春族非遗研究基地落户黑河学院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文化保护 文化和旅游 中国民族学学会 揭牌仪式 黑河学院 非遗 黑龙江省 鄂伦春族

    描述: 2019年9月21—22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河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遗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遗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黑河学院举行。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曹洪林、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丽华、黑河学院副校长丛喜权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鄂伦春文化传承人、鄂伦春族民族人士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曹洪林处长在讲话中表示,要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将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人到育人体系中,增

  • 河南举行“魔术进校园”活动戏法大师和同学们斗“戏法”

    作者: 梁新慧,袁晓强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杂技家协会 古彩戏法

    描述: 5月29日,“2019河南省魔术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桂森《戏法》全国巡演”活动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国著名戏法大师、“中国古典戏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和搭档朱喜清及弟子们走上舞台,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戏法表演。中国古彩戏法有着2400年的历史,2010年,“中国古彩戏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而肖桂森先生是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演出开始前,肖桂森首先走上讲台,普及戏法知识。随后在演出

  • 非遗政策主导下的甘肃陇东秧歌传承策略

    作者: 张帆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政策 传承机制 陇东秧歌

    描述: 非遗政策是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我国传统技艺、节庆、礼仪、体育、游艺活动的重要政策依据。甘肃陇东秧歌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从政策上将该民间舞蹈纳入了保护范围,然而如何依据政策要求,建构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传承机制则需要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非遗政策保护甘肃陇东秧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非遗政策主导下的甘肃陇东秧歌传承策略,为更好地保护陇东秧歌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赫哲族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传承

    作者: 李占美1,谭杰1,冯予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发掘与传承 赫哲族 传统文化

    描述: 世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以“渔猎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化,而当下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却濒临消亡以及严峻的传承问题。鉴于此,应采取的传承举措为:以非遗保护和研究基地建设为智库,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培育传承人,实现多角度抢救赫哲民族传统文化;以出版物传播、网络传播和数据库构建为主渠道,让新知识、新价值、新能力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以群众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和旅游景观为创新点,多形式展示,凸显文化内蕴,打造文化品牌。

  •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作者: 王璐,王萍,苗童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历史文化活的载体。基于2006-2016年相关学术文献,分析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名城非遗旅游研究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中西部较少;研究理论基础较薄弱,主要运用体验经济理论、昂普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法偏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研究内容集中在名城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非遗旅游开发对策、非遗旅游开发模式、非遗旅游多角度和非遗旅游评价等方面。

  •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验对赣州市的启示

    作者: 李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赣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

    描述: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领域一直是全世界的先行者.本文通过分析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日本在非遗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力图找出赣州市非遗工作可以利用借鉴的方面,从而促进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更好的发展.

  • 淮河豆腐文化结合“互联网+”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 徐昕瑶1,孙丽2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播 传承 互联网 非遗 豆腐文化

    描述: 淮河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豆腐文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广受民众欢迎,在传承和发展上却很难大有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行业不断发展,“互联网+非遗”全新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基于“互联网+”的视角,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以淮南豆腐文化为重点,分析传承弘扬淮河非遗文化的困境,探究互联网传承与传播淮河非遗文化的策略,得出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的方式。

  • 通化师范学院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创佳绩

    作者: 崔巍,刘智文,徐星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师范学院 满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传承 国家级 长白山 通化 保护

    描述: 通化师范学院非遗传承目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四级非遗名录30个非遗项目。其中世界级1项(长白山满族剪纸)、国家级2项(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省级16项、市级14项。2018年我校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再获佳绩:新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基地1个;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刺绣”“根

  • 浅谈非遗资源优势向优秀文化产业的转变

    作者: 雷云锋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非遗资源 文化旅游业

    描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不可再生性,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非遗资源正在逐渐流失。本文简要阐述了非遗资源向优秀文化产业转变的意义,并对非遗资源优势向优秀文化产业的转变展开研究,希望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文化产业,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 刍议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可能性

    作者: 刘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可能性 数字化技术 非遗 保护

    描述: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性记录、保存、传播、传承等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信息时代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围绕非遗的数字化建档分类、数字化宣传渠道、数字化长期保存标准体系、数字化长期保护管理机制这几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可能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