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地考察
作者: 李庆娜,肖亚乔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随着当代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不断走向繁荣和发展。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九江双蒸酒酿造技艺与广绣这三个可经营性非遗在改革中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产业化转型,推动了广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
作者: 肖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三峡民歌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民间歌谣。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竣工以及移民外迁,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歌谣随着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其传承岌岌可危。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是近年来对区域民间音乐文化免于流失、灭绝的传承、保护手段。与教育接轨已成未来对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文章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非遗项目三峡民歌"啰儿调"教学为依据,探析将非遗项目引进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求达到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
作者: 王小刚,滕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 “致用于世”的特征对于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扬州“非遗”雕版印刷术、古琴为例,分析了“非遗”项目在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方面的适应性,以及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实用性,以此为启发,分析了高职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实用性。
-
描述: 屈原故里钟神秀秭归QUYUANGULI ZHONGSHENXIU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600米,可尽览高峡平湖美景。景区内屈原祠、屈原墓、古民居等集中展示了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景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地,景区内的情景歌舞剧《大端午》、礼拜仪式、民俗表演、习俗体验带你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
作者: 刘炳南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目前,在政策感召下不少学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校园传承活动,学校课程也渗透了不少“非遗”内容。然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参差不齐,他们对基础理论、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兴趣不高,“非遗”传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描述: 粤剧粤戏剧澳曲,之又一称,"源广自东南大戏戏,"流或者"大戏",广东传统。地自区明,朝在嘉国靖外年操间粤开语始的行在华广广裔东东聚、、居广广区西西也两出时省现有和,演港是出、糅唱艺念术做。打粤、剧乐每师一配个乐合行、当戏都台有服各饰自、独抽特象的形服体饰的打表扮演。粤项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3非0国物日家质,级文粤非化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遗获产联名合录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代表剧目:《紫钗记》、《帝女花》等。
-
作者: 严丹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营利文化组织是一个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组织。项目以为使非遗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增强社会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为目的;以使非遗融于教育、融于生活,增强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使命;以为解决非遗传承现状较差,各方面重视不足、非遗传承人及研究的专业人才、专家的缺乏、缺乏非遗传承相关宣传,非遗法执行力度不够等非遗现状痛点为社会责任。